有中小企東主在「借貴利」事件曝光後批評,向政府的中小企支援基金借貸「難過登天」,但工業貿易署助理署長馮建業回應說,基金推出至今9個月被否決的個案很少,以營運設備及器材信貸保證計劃為例,至今只有17個申請遭否決,事實上基金每個月的批出撥款均/穩步上升,反映基金正逐漸為工業界所歡迎。
對於中小企成為高利貸集團主要客戶之一,他表示難過,但暫時仍未清楚中小企借貸原因,是因業務或私人理由,並重申政府一直支援中小企發展,包括其融資需求。
有中小企批評申請有關基金「限制多多」,包括要有良好的帳目紀錄,但馮建業解釋,中小企向銀行借貸也需要繳交良好的帳目紀錄,才可為其無抵押貸款申請作出評估,因此政府其實希望藉此鼓勵中小企踏出第一步,「做好帳目的資料整理」。對於中小企建議政府增設對中小企流動資金的支援,他未有作出正面回覆,只表示政府除了4個中小企支援基金外,亦鼓勵銀行多向中小企進行借貸,亦鼓勵中小企作好財務管理,以及整理好帳目資料,以便中小企向銀行申請無抵押貸款時,可以提交帳目資料供銀行參考。他重申今次器材信貸計劃內,政府已成功推動銀行向中小企貸出總值19億元的金額。
根據最新資料,4個中小企支援基金推出至今9個月,共接獲1.4萬宗申請,批出1.1萬宗,涉及9.5億元,受惠中小企逾8000家。雖然佔政府總承擔金額19億元的50%,馮建業認為反應已不錯,特別是基金審批金額仍按月不斷上升,例如批出的培訓基金按月增幅達40、50%,器材信貸計劃則按月上升11、12%,反映基金受中小企歡迎程度正在增加。
事實上遭否決的案例亦很低,例如器材信貸計劃至今只否決了17宗,主要原因是申請人申請的政府承保金額已超逾100萬元的上限;申請人並不屬於中小企;以及未能遞交完整的財務報告。政府中小企業委員會已提前於8月展開對基金的檢討工作,他希望1、2個月內完成報告,就如何改善協助中小企融資上作出修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