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建立分散投資組合要訣

投資新語:建立分散投資組合要訣

筆者早前提過分散投資未必在所有情況下都可以應用,尤其是對散戶而言,不要盲目誤信分散投資的「神奇功用」。筆者近日在投資課程中,又有學生發問如何建立無風險的組合,更附有實際例子,筆者覺得這問題頗有趣,相信對部份投資者有用,在此希望與讀者分享。
該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中,提及利用多隻不同工業類別的三四線股,自行組成一個投資組合,但成績仍然差強人意,不但未能降低近日股市波動所帶來的風險,而且所出現的波幅更較大市指數大,與傳統理論有很大抵觸。
首先,根據分散投資學說,要利用分散投資來把所有風險消除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之前文中已討論過,在此不再重複。

不可隨機抽取股份
投資組合在跌市中,整體價值仍然可以照跌,但跌幅多少其實與組合中股份的波幅有極大關係,很多投資者以為,只要把不同類別的股份放在一起,便可以互相抵銷股份之間的波動,令整體組合之風險降低或甚至完全消除,但這種想法其實是與原來理論有很大差異,因為當股份與股份之間同屬於一個高風險等級時,例如是三四線又或者是垃圾股,由於股份之基礎因素改變得太快,令到股份之間的相關系數(CorrelationCoefficient)不穩定,所以未必可以持續地把股份之間的風險互相抵銷。
其實投資者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並不困難,但如何去選擇股份作為組合內的成員,才是最為困難的部份。若要分散投資,理論上不可以隨機抽出股份來自組投資組合,主要是因為可能隨時抽中同一等級的股份,即使過往股份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幫助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但亦未必可以持續下去。因此,投資者要利用分散投資的好處時,應該先避免組合內股份集中在同屬較低投資等級的股份,因為把所有資金放在差等級的三四線股時,即使投資技術有多高超,亦難令整體表現扭轉劣勢。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