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醫院發生為病人輸錯靜脈注射溶液醫療事故,有謢士為病人進行俗稱「吊鹽水」的靜脈注射時,用錯另一種包裝相似的液包,幸好未對病人造成影響,但有護理界人士批評,出錯顯示醫院用藥的程序有嚴重漏洞。
本報接獲投訴指出,屯門醫院急症室由於去年度出現嚴重赤字達四百萬元,為了節省開支,醫院改用PVC膠袋包裝靜脈注射溶液,由於包裝外表相似,令三名急症室護士在數月前相繼出錯,替病人輸錯了靜脈注射溶液。
屯門醫院發言人証實,數月前發現一宗護理人員錯誤使用注射液包個案,處分的液包應為1/5SOLUTION,但錯誤使用了NORMALSALINE液包,兩者包裝相似,但由於兩者的功效亦相類同,所以病人並沒有受影響,院方已提醒職員將液包分開擺放,及小心辨別藥物,而事件與資源問題無關。
代表護理界的立法會議員麥國風表示,處分及錯用的液包只屬葡萄糖水及鹽水的分別,兩者都屬常用的注射液,但用錯顯示醫院用藥的程序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