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董建華政府頒布《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諮詢文件》之後,保安局長劉淑儀四出為草案辯護。有報紙稱讚她「妙語如珠」之餘,特別報道她以古況今的警句:「叛國是外患型罪行,如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顛覆是內亂型,如黃巢、黃巾之亂。」劉淑儀真不懂歷史。
東漢靈帝年間黃巾之亂,唐末僖宗年間黃巢之亂,亂源都不在百姓。三國名相諸葛亮「歎息痛恨於桓、靈(桓帝、靈帝)」一語,唐末「不是黃巢來造反,誰殺贓官八百萬」民歌,說明了誰是禍胎。否則黃巾一起,「天下響應」;黃巢一起,「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局面不可能出現(《資治通鑑》卷五十八、二百五十二)。
當然,和劉淑儀之流不可以談史識,但政治上,她舉的例子更教人莫名其妙。請看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二節:「漢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銅馬和黃巾……都是農民的反抗運動,都是農民的革命戰爭。」此外,由毛澤東倡議、周恩來指示列入國家出版計劃的一九七九年版《辭海》也稱許黃巾是「東漢末年的農民大起義」,黃巢則是「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董建華政府要不要控告中共駐港代表高祀仁煽動顛覆罪?
吳三桂式叛國罪則更加談不得。一談起,懂歷史的人會想起不少事。
首先是抗日期間,中共所謂參戰,等於和日軍遙相呼應,夾擊國軍。國軍軍長李守維、旅長翁達等等,未能死在日軍槍下,先喪在中共新四軍手上。所以,一九六四年七月,毛澤東跟日本社會黨領袖佐佐木更三說:「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
但毛澤東漏說了中共另一位恩公:蘇聯。日本投降之後,蘇聯乘機侵佔我國東北,把日本關東軍的軍火轉交中共,同時協助訓練林彪第四野戰軍。中共就在蘇聯扶掖下攻城掠地,推翻國民政府。所以,一九四九年,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說:「『不要國際援助也可以勝利。』這是錯誤的想法。」一九五七年,他出席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會,更明言一切「以蘇聯為首」。
然則董建華政府要不要以叛國罪查封中共中央駐港辦公室?
但這些問題,香港傳播界幾乎一律看不到,或者看到了都不作聲。在民間,無恥更成為敢言的同義詞。滿臉脂粉的劉淑儀,即因敢言而贏得崇高民望。這就是新香港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