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歐洲領袖必須爭氣

國際視野:歐洲領袖必須爭氣

無論是德國Ifo商業信心指數或零售市道數據,都顯示歐洲內部需求十分疲弱,難怪歐洲經濟復甦步伐一直追不上似好非好的美國。奇怪的是,歐洲央行(ECB)眼見歐元滙價從低位回升已有相當幅度,通脹率明顯有回落至接近目標範圍2%水平迹象,但仍然堅持不減息,難道經濟增長幅度差強人意(預料全年經濟增長少於1%),甚或有機會再現倒退現象,並沒有觸動決策者的神經線,激發他們作好預防措施?

穩健不忘進取
歐洲一向給人們的印象是「慢半拍」,對甚麼事情都看似漫不經心。他們的共識是,改革是必須的,但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操之過急,不然只會壞了好事,的確符合中國人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之哲理。
毋庸置疑,歐元區成員國在遵守「穩定及增長條約」(stabilityandGrowthPact)承諾上,付出了很大努力。至目前為止,儘管多番傳出德國、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國財政預算赤字,或超過條約中規定的3%國內生產總值上限,但相信嚴重「出軌」的情況不會出現,因為各國曾經歷過80年代經濟呆滯、高利率和債台高築的教訓,以及90年代初至中期,平均財政赤字仍高達GDP的5%,利率更是處於高水平等情況,導致整體經濟發展不起來,被美國拋離又何足怪哉?「見過鬼怕黑」,各國領袖又豈敢破戒?然而穩健不忘進取,無論是在里斯本或巴塞隆拿訂定下來的穩定經濟、開放市場、增加就業、福利制度改革等策略,各國領袖都必須為迎合和適應全球化大趨勢作出更大努力,如果目的不是與美國手抗衡,「合」來作啥!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