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飽嘗勢利眼<br>港產精英揭上海假面目

4年飽嘗勢利眼
港產精英揭上海假面目

一名港產精英自小熱愛中國歷史及香港電視劇,八十年代看畢電視劇《上海灘》後,情迷大上海。香港回歸翌年,他終於如願以償的一腳踏進上海。不過,四年後他的上海夢醒了。他目前還身留上海,但心早已回歸──香港。 中國專題組

「我不想死在上海,如果我死在上海,將是我人生的重大污點。」當全世界焦點都放在上海、湧向上海之際,在上海「蒲」了四年的港產小子李衍聰卻急流勇退。「因為這不是我家,但這個地方我一定要去,亦鼓勵身邊的人去,因為,去這個地方才可認識自己,認識香港這個屬於自己地方。」

情迷《上海灘》北上闖天下
在中環長大的李衍聰,自小熱愛中國歷史及中國語文,對中國文化尤有莫名興趣,求學時不斷追求有關中國的知識。八十年代電視劇《上海灘》風靡一時,更令他渴望有一天能闖蕩上海。
港大法律系畢業後,考入廣告公司,九八年,香港經濟暮氣沉沉,上海卻朝氣勃勃。李衍聰此時卻被香港的公司炒掉,當時出路只得一個,就是夢寐以求的上海。那時候,李衍聰興奮得很,誰知這才是夢醒的開始。
他說,初到上海,覺得上海好繁華好靚,但同時又好假,做慣「產品包裝」的李衍聰逐步領略海派包裝術的奧妙。「在上海,近馬路那邊的牆掃得特別靚,但後面卻爛到九彩!」「我去過世界好多城市,只有在上海才會見到全身髹油的天橋柱,從此我明白上海好注重包裝。」

「上海人醒目但好識卸膊」
而他眼中的上海人和他了解的上海一樣:好假。他說:「上海人醒目、聰明,但好識卸膊、保護自己。」他又覺得上海人眼中只有權沒有人,只要手中有權,就會對人呼呼喝喝。「的士在的士站落客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尾隨的豪華房車不停響號催趕,保安上前不是叫豪華房車司機停止響號,而是喝罵的士司機,要他立即離開。」

至於上海人的勢利白眼,李衍聰亦早已嘗透。「一班香港人落吧消遣,大家一時無聊,每人各自掏出袋中零錢鬥多。誰知,侍應卻誤以為我們埋單,對我們說不收零錢,因為怕外國朋友不高興,我們就對他說:『這是合法貨幣。你們這樣做,怪道不怕我們中國同胞不高興!』」
世事奇妙,也許只有在異鄉生活過,人才會反思自己的故鄉。李衍聰說,他去了上海,才會更認識香港。「香港有規有矩;香港尊重人權;香港人負責任,做事認真;香港……」
李衍聰的上海夢醒了,但他卻沒有失望得立即捲蓆走人,「起碼在上海,我不會隨時被人炒,但在香港,就很難說。」也許,香港人除了有規有矩,處事認真負責外,還「務實」得很。
我由6,70歲嘅上海人身上發現自尊同自重;再由4,50歲嘅上海人身上發現自大同自卑;喺30歲嘅上海人身上,可以發現自強;最後由20歲嘅上海人身上發現自信;百感交集,令我發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