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0秒1人自殺 每60秒1人被殺 每100秒戰火奪1命<br>暴力年殺160萬人

每40秒1人自殺 每60秒1人被殺 每100秒戰火奪1命
暴力年殺160萬人

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周四公布歷來首份《世界暴力與衞生報告》,指每年全球約有一百六十萬人死於暴力,平均每四十秒有一人自殺、每分鐘有一人被殺,每百秒有一人死於武裝衝突。報告並指二十世紀是人類最暴亂時期,其中五八至六○年的中國「大躍進」運動被列為人類最大災難之一。

這份長三百五十頁的報告,由一百六十位來自七十個國家的專家,花了三年時間撰寫,是世衞首次將暴力視為全球公共衞生問題的完整報告,旨在呼籲人類正視因暴力導致的龐大生命、社會、經濟損失,並尋求防範之道。

年花數十億醫護執法
報告估計,二○○○年全球約有一百六十萬人死於暴力,其中近半死於自殺、三分一死於兇殺、五分一死於戰爭。數字雖然「令人震驚」,但世衞防止受傷及暴力部總監克魯格指出:「報告中的死亡數字不過是冰山一角,肉體、性及精神虐待事件,在世界各地無日無之。」
報告提及的暴力行為,包括少年暴力、虐兒、伴侶間的暴力、虐待長者、性暴力、自殺及戰爭。無論哪種暴力,都滲透社會各階層,對個人、社會及經濟影響包括:
(一)增加死亡率及疾病率,並導致心理及行為問題;
(二)每年導致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醫護及執法開支;
(三)減低生產力,破壞貿易與其他商業行為;
(四)許多資源都轉到防衞上。

「暴力的威脅就在門後」
雖然實際經濟損失難以估計,但以兇殺率最高的國家哥倫比亞為例,單是醫護成本已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五。
世衞秘書長布倫特蘭表示,希望報告能打破圍繞家庭暴力及自殺的禁忌。她說:「對很多人來說,避免受傷純粹只代表要鎖好門窗;但對有些人卻是避無可避,暴力的威脅就在門後。對那些生活在戰爭或衝突中人,暴力滲透生活各層面。」

呼籲增強教育保護人權
報告呼籲各國採取行動防止暴力、增加蒐集有關暴力及預防暴力的資料、加強對受害人的照顧、制訂促進兩性及社會平等的教育政策,及遵守保護人權的國際公約等。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