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登革熱擴散至人口密集的荃灣區,一名在荃灣區居住及工作的女子,上月底感染登革熱,當局不排除繼續有個案在其他區域爆發。有微生物學家認為,現時最重要是全港大規模滅蚊,以減低爆發疫症的風險;但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本港全面爆發登革熱機會不大。 記者:梁洵瑜、蔡建豪、簡慧茵
此外,繼早前伊利沙伯醫院未能診斷一宗七月時發現的本地登革熱個案後,另一名同於七月感染的馬灣工人,呈發燒、關節痛及出疹病徵到明愛醫院治療,院方亦未能診斷為感染登革熱;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批評院方警覺性低,醫管局則稱已向前線員工發出預防及處理登革熱指引。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謝麗賢表示,昨日再發現多三宗本地感染個案,其中一名五十八歲女子,在荃灣沙嘴道居住、於區內柴灣角的地盤工作,上月二十日呈發燒及出疹,上周五入住仁濟醫院,現時情況穩定。因病患不記得曾否遭蚊子叮,故該署正調查其感染源頭。
其餘兩宗個案,分別涉及一名在馬灣工作、早於七月二十日已出現病徵的四十六歲男子,他於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明愛醫院接受治療,但當時未被診斷為登革熱;另一名患者是在馬灣工作及居住的五十一歲男子。
謝麗賢不排除本港其他地區也有出現登革熱危機,現時有不同區域的市民要求驗血,所以一切有待驗血結果。該署並呼籲在荃灣大涌道一帶工作或居住人士,若出現發熱、出疹、嚴重頭痛、眼痛及周身疼痛等症狀,應盡快求診及致電該署熱線查詢。該署副署長梁栢賢認為,現時仍難以確實登革熱是否由馬灣擴散至荃灣,署方現正透過分析各區患者病發時間以助追查,但強調目前關鍵是要透過控制蚊子來遏止感染擴散。
食環署今明兩天會在荃灣大規模圍剿蚊患,今早派出八隊超過六十人滅蚊。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認為現時最重要是全港大規模滅蚊,並在明年夏天前再次滅蚊,方可減低明年爆發疫症的風險。
荃灣區議員陳偉業稱,擔心區內老人數目較多,一旦爆發登革熱會很危險;但本報記者到荃灣患者居住的樓宇視察,該幢樓高七層的舊式大廈已有三十多年樓齡,附近有不少花槽,但環境不算骯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