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於挪威的「北極監察及評估組織」(AMAP)發表報告,指多氯聯苯(PCB)和水銀等污染物長年累積在北極的食物鏈,令北極熊、北極狐和伊努伊特人都受到嚴重威脅,其中北極熊更出現變性現象。
AMAP的報告指出,污染物從亞洲以至南半球隨風向和水流進入北極的食物鏈,當地原住民和北極熊常吃的鯨油和海豹脂肪,毒物累積尤為嚴重。北極狐、海豹、殺人鯨和雀鳥的繁殖和神經系統,亦受到高水平有機污染物破壞。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言人史密斯表示,挪威和格陵蘭都發現同具雄性和雌性性器官的北極熊,科學家相信可能是由PCB等毒物引起。她說:「不對這些化合物下全球禁令,我們就不能保護北極的原住民和野生動物。」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