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商情:有心撈過界VISA覬覦電子付款市場

環球商情:有心撈過界VISA覬覦電子付款市場

信用卡已成為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提起信用卡,不少人會立即想起Visa。然而,Visa似乎並不滿足於現有的信用卡至尊地位,它一心要「取代」現金支票,誓要稱霸電子付款市場,希望能沾手處理數額可高達1000萬美元的單一商業交易。為求達到目標,即使要將整個本已效率奇高的電腦程式全面修改,也在所不惜。

Visa其實已擁有一套全球最先進的電子付款系統──每次簽帳只需2秒處理,同一秒內更可處理4000宗交易。去年,Visa共處理了350億宗交易,銀碼高達23000億美元。而過去5年,Visa系統合共只失靈過八分鐘。
既然系統那麼「靠得住」,Visa為何又要花上2億美元,再為它動大手術呢?原因很簡單,在商業世界,科技永遠是吸引顧客的最厲害武器。Visa的成功,其實亦要歸功於過往在科技領域着着領先的優勢。
Visa如此着重科技資訊實力的加強,除了要守住原有的信用卡生意外,亦是要為開拓新業務作好準備。正如行政總裁柏斯卡里拿(CarlPascarella)說:「記帳已是過時的玩意,我們不再只是信用卡公司,我們的目標是取代現金和支票,身兼電子付款公司功能。」

信用卡業務增長放緩
事實上,Visa的信用卡業務已風光不再,在過去五年平均每年只錄得7%的增長,而主要對手萬事達卡(MasterCard)近年發展勢頭強勁,今年在美國的發卡量更會超越Visa。另一方面,以沃爾瑪(Wal-Mart)為首的不少大型零售店又不斷狀告Visa,意圖削減Visa所收取的佣金。Visa與聯營銀行每年在信用卡卡主身上賺取接近300億美元,每次交易平均抽佣2.08%,不少網上交易佣金更高達11%,這自然引來其他公司垂涎,紛紛推出網上付款系統爭奪這塊「肥肉」。加入競爭的包括花旗集團(Citigroup)的C2IT、MasterCard和四間加拿大銀行合辦的Certapay等。

B2B交易發展潛力大
但柏斯卡里拿對於改革胸有成竹,因為Visa擁有的是無人不識的品牌、龐大的銷售網絡(全球共有7.99億人持有Visa卡、2700萬間簽卡商號、2萬餘間聯營銀行),以及最先進可靠的電腦系統。在過去10年,Visa的簽帳數目和金額上升了5倍,柏斯卡里拿希望到了2007年可以再倍升。
具體一點說,柏斯卡里拿是希望Visa能成為商戶之間交易(B2B)的主流付款工具。在本年底,Visa將會推出B2B付款系統VisaCommerce,企圖取代其他公司自行開發的交易系統。柏斯卡里拿有信心,Visa的系統一定比對手吸引,因為Visa早已有強大的實力和基礎,而且一直運作暢順。
B2B交易確有極大的開發潛力,單在美國,交易額已達到11.5萬億美元,當中86%仍以支票交易。VisaCommerce的推出,將直接與聯合包裹速遞(UPS)競爭,成為新式的C.O.D.(見貨收錢),並讓公司更完善地控制資金的流動,減少壞帳。

修改電腦程式增容量
Visa今次的系統改造,一共花上7.5萬工作小時完成,程式員需要加上150萬行指令在25部IBM主電腦上運行。Visa亦加裝32部超級伺服機及大量路由器以擴大容量。另外,傳統的簽帳交易,均由賣方決定付款時間,但VisaCommerce將會改為由買方決定。這個看來微小的改動,對原有系統而言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需要徹底改動主電腦及銀行系統,牽涉的範圍相當廣泛。
現時Visa傳送的授權訊息,每個長度為150bytes,新的系統將會增加4倍。Visa希望能在訊息中傳送更多資料,例如廣告、簽帳積分等,稍後更會將長度擴充至10萬bytes。而更大的改變是,Visa的新系統將會放棄原來的格式,改用標準的互聯網協約格式,其野心顯而易見。
Visa的計劃至今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美國加州和維州兩數據中心,以及全國一半終端點(銀行及商號)的系統升級程序,預計需要3至4個月試行。Visa希望在2003年完成美國本土的升級,然後開始提升海外的數據中心及終端點的級數,整項工程投資達2億美元,預計需時約10年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