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創意內地高中採學分制

激發創意內地高中採學分制

為培養學生個性,發揮創意,國家教育部將於未來八年逐步推行一項被形容為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在中學內實行學分制。教育部官員近日透露,當局擬定於二○○五年至二○一○年逐步在全國推行高中「學分制」。高中生可在一百八十八個學分中的六十八分,自行選修有興趣的科目。

教育部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訪的一萬四千名高中學生中,有超過八成的學生不喜歡以老師教授為主的講課方式;有近七成被訪學生關注自身的基本知識及創新能力;六成學生更稱沒有機會上選修課。調查結果顯示統一性的高中課程導致學生缺乏個性。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處副處長劉月霞本周一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百年校慶的《國家高中課程改革的展望》專題報告會上亦承認:「現行的高中課程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須念188學分 1/3屬選修
據了解,醞釀中的高中課程會比現行課程有很大變化,新課程將分為基礎課和拓展課。基礎課屬必修課,拓展課則屬選修課。高中學生必須完成一百八十八個學分才能畢業,當中約一百二十個學分屬必修,其餘為選修。

「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浙江杭州市學軍中學去年便率先在高中試行「學分制」。任教該校高中的老師徐小慧說:「『學分制』的確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舉例說,乒乓球、排球、籃球等自主性選修課,學校規定可選也可不選,但由於修完這些課程能得兩個學分,所以,班上五十一個同學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選了這個課程,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沒有學分,不僅家長會反對,就是喜歡這些課程的學生在選修時也會有所顧忌。

家長多抱觀望態度
不過,學生家長們則對高中推行「學分制」態度不一,大多數家長對「學分制」還是抱觀望態度,他們擔心過多的選修課會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因此希望學校在推行時能掌握分寸。《南京日報》/本報記者

高中推行學分制利弊
好處
‧樹立獨立的讀書目標
‧發展個性特徵和愛好
‧增加積極性
‧打破單一考試標準
弊處
‧選修電腦等熱門科目學生急增
‧熱門科目的師資和設備不足
‧升讀海外大學可能出現銜接困難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