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郵的確沒有手寫信那種獨有的親切感。
為了尋回那種充滿人性、溢着親切的感覺,我四出搜羅仍然以手寫字傳遞訊息的東西。
但我實在已許久沒收到任何手寫的東西了。唯一還是用手書寫的,就好像只得上次喉嚨痛兼虛火上升時,街市那中醫給我寫的苦茶藥方。不過,在那些手寫字之中,我找不到絲毫「親切感」,只找到淮山杞子,和海馬骨。
幸而,粥麵舖的單據,仍是手寫的。今晨在粥麵舖吃早餐,我就拿着夥計寫給我的那張紙仔細看,看看有沒有親切感。可惜,卻發覺冷漠得很,只是寫着個孤孤單單的「A」字(即是A餐,內容是皮蛋瘦肉粥和齋腸粉)。
不過,要找手寫字,其實也不太難,只消在港九隨處逛一逛,四處都可看見手寫的抗議標語:「老懵懂返屋企瞓覺啦!」「電訊盈科言而無信,又再裁員條氣唔順」「地鐵亂晒籠,高層冇鬼用」。但是這些手寫字皆氣勢有餘,溫馨不足。
真的沒有人再有時間和心情,親手寫一些溫暖的字句給別人了嗎?難道人皆認為,在電郵中打出幾個:)(笑面符號),就是給對方深情的問候了嗎?我懷念那些白紙黑字的手寫信,信中有我女人親自用她的玉手寫下的名字,教我望望吓就會情不自禁把那個名字吻了又吻。
但當我經過某公共屋邨,看見牆壁上有些斗大的手寫問候字句:「某某某欠債不還×家鏟!」(寫這類問候語的人,不大喜歡用白紙黑字,偏愛用白牆紅字),我又不禁覺得,還是電郵比較好,││雖然不夠親切,起碼不那麼打擾別人,強要人家知道你的全家即將被鏟。
不過,最保密、最溫馨,而且最環保(不需用紙)的通訊方式,還是用手指在美麗女人的手心寫字。寫甚麼字也不重要,只求可以在她的玉手中央,撩吓撩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