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國慶日,香港沒有股市交易,但之前一晚,美股創下4年多來低位,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跌穿7500點,雖然最後跌幅收窄,不過仍跌百多點收市。
截至今年9月為止,全球主要股市的跌幅都十分厲害,特別是歐美股市,令到很多投資者損手。無論是直接投資股市,還是透過基金間接投資,都損失慘重,以美國為例,代表藍籌股的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就已經跌了24.7%;代表科技股表現的納斯達克指數,表現就更差勁,今年跌了近4成;代表一般股票表現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也跌了近3成。要明白這些指數所代表的是經精挑細選的優質成份股表現,現實中,其他普通股份的表現可能比指數更差。如果優質股都普遍跌去三至四成,持有其他股份的投資者可能損失更加慘重。
美國股市不濟,歐洲股市也不見得好。雖然近期歐元滙率上升,有分析員認為歐洲經濟可能較美國好,但單看股市表現就絕對看不到這種結論。英國富時指數今年已跌去了28.7%,指數亦跌至4000點心理關口以下。法國的CAC指數表現更差,今年為止已跌近4成,CAC指數亦跌穿3000點。至於重要的工業國德國,股市表現就更加惡劣,今年以來已跌去46.7%,DAX指數跌穿3000點心理關口,現在亦只能在2700-2800點徘徊。
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差勁,所以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投資,都會錄得虧損(沽空的除外),所以令人懷疑現時的經濟環境,仍是否投資股市的好時機。再加上踏入10月份,股市投資便要更加小心。為何10月要小心股市?明天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