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政府為鼓勵全民增值,今年設立一項「持續進修基金」,市民修畢認可課程,即可獲政府津貼八成學費。有學院為求符合認可課程資格,把開辦多年的原有課程上課時間增長,大幅調升學費逾倍,有「掠水」之嫌。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今年在秋季課程開學前,突然把四個原有的「中國及中國貿易管理課程」取消,更新後的課程一律加長上課時間,並增加考試環節,學費也因而大幅飆升,估計約有八十至一百二十名學生受影響。
計劃報讀「中國稅務法例與規劃實務」課程的核數師關先生向本報投訴,他原擬報讀原定十八小時、學費為一千二百元的秋季課程,校方卻在上月底通知他該課程已取消,但其後又邀請他報讀已獲「持續進修基金」認可的同一性質課程。關先生發現,新課程上課時間增至三十小時,增加考試環節,收費增至二千六百元。他批評中大校外進修學院濫收費用,兼有把政府公帑資助院校之嫌。
中大校外進修學院課程統籌員何先生承認,「中國及中國貿易管理課程」曾作修改,並解釋增加上課時間是為符合「持續進修基金」的要求,由於課程內容增加,講師及行政費用都上升,因此有需要調高學費。校方也曾接獲學員投訴,對於濫用政府資助之說,何先生答稱:「間間院校都係咁!我哋都係想多啲學生可以攞到政府資助!」
「持續進修基金」由教育統籌局管轄,該基金辦事處總行政主任歐陽畹華表示,所有基金轄下的認可課程均由獨立機構學術評審局審批,上課時間的規定是為了確保課程的質素,學員若能完成課程及通過考試,即可獲得八成學費(上限一萬元)作為資助。
香港成人持續教育協會副會長張民炳說:「市道唔好,間間院校都吼住個基金,冇諗過學生意願就更改課程。」他又說,現在工作艱難,很多在職人士未必能夠應付耗時太長的課程,「持續進修基金」的限制將扼殺市民進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