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要吃到意大利菜並非難事,惟味道總與正宗口味略有距離,就是這一分差異,觸發一名來港十二年的意大利商人,着手開設一間真真正正有家鄉拿坡里風味的餐廳,一解思鄉之情。意大利人相當戀家,喜以家鄉特產做菜,這位來自拿坡里的老闆也毫不例外,遠道從意大利運來豐富的海產和農作物,更找來同鄉們擔任大廚和經理的重任,務求炮製出一道道充滿田園色彩且傳統不過的南意家鄉菜。
記者:尹珊珊 攝影:黃子偉
是日例Talk
意大利這隻靴形半島盛載不同地區的獨特美食,當中以南北區的分別較明顯,北部有大量的稻米田,形成了許多以Risotto(意大利飯)為主的菜式,烹調時多用牛油,南部有意式風情則加入大量番茄和橄欖油,並以意大利麵為主要食糧,至於沿海島嶼如西西里島則常以海鮮入饌。
意大利菜形象親民,相信與其製法簡單直接不無關係,事實上,傳統南意菜都是以最基本的製法烹調,反而最講究是材料必須要新鮮,就像這道香煎挪威三文魚柳,肉質豐腴肥美,油光潤澤,最重要是非新鮮不用,以基本調味料醃過後,將兩邊煎至半熟,最後伴上用茴香、香檳煮過的忌廉汁同吃,表現出意大利菜最清新脫俗的一面。
這個以橙肉和西柚肉組成的鮮果沙律,乍看似飯後果盤多一點,但其實百分百是意大利南部的傳統菜式,起源地是充滿海洋氣息的西西里島,只因該處有暖和的天氣和充沛的陽光,能夠孕育出全意大利最好的鮮橙和西柚,西西里人於是就地取材,把鮮果肉切出,綴以翠綠色的田園沙律、洋葱和番茄,最後加入橄欖油、紅酒醋和多種香草攪拌成的沙律汁伴食,借助酸酸甜甜的味道來誘發你的食慾。
拿坡里是意大利薄餅的起源地,順理成章,餐牌上的意大利薄餅便成了店子的招牌菜,其中首推這個由雅支竹、意大利香腸、番茄、Mozzarella芝士、雞蛋和橄欖油組成的雜錦薄餅。據老闆說,正宗意大利薄餅必須以燒木的焗爐烤製,入口四邊脆、中間軟,但礙於本地消防條例所限,店子未能使用明火焗爐,不過善於變通的老闆卻想到以另一種方法代替,更聲稱烤出來的薄餅,效果與拿坡里當地的薄餅有九成相似,至於當中的奧妙何在,老闆則以商業秘密為由而拒絕透露,有興趣一探究竟,惟有要親身嘗試了!
說番茄是意大利菜的靈魂並不誇張,只因在拿坡里金光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農作物都得以有利生長,以番茄為例,單是拿坡里的生產量經已佔全國九成,故在南意的菜式中,不難發現有番茄的蹤影,而最常見的食法則是以番茄配搭千萬變化的意大利麵。將新鮮甜美的番茄,連同香草、蘑菇和葱粒等煮成醬汁,倒在灼至剛剛熟的螺絲粉上,上桌後再淋上少許白蘭地,猛火一燒,盡將香氣迫發出來。
西西里人嗜甜,最出名有這種條狀的脆皮忌廉卷,據說在西西里島,幾乎每間餅店都可以買到這種甜點,普及程度可想而知。做法是先將cottagecheese、糖、肉桂粉、朱古力碎等材料拌勻,混合成滑溜的忌廉層,再釀進自家製的蛋卷形脆條內,最後在脆卷的兩端鋪上開心果碎,增加口感。
在意大利綿延不斷的海岸線上,布滿了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海產,足以炮製成多款以海鮮為主的菜式,示範作有這道海鮮拼盤。店子按照傳統的烹調方法,將三文魚、蜆肉、帶子、青口、大蝦、魷魚等海鮮灼熟,鋪在沙律菜上,再伴上檸檬汁、香草和醋調校成的汁料調味,以最基本而簡單的製法,凸顯每款海產本身的鮮味。
意大利人嗜咖啡如命,家裏都會自備一部小巧咖啡機,以便隨時也可弄一杯甘香濃郁的espresso。老闆嫌本地一般餐廳均以大型咖啡機來煮咖啡,令味道大大失真,於是便從意大利購入這種小型蒸餾咖啡壺,在客人面前即席煮出最新鮮熱辣的意大利黑咖啡。
店名:RossodiSera
電話:27922612
地址:西貢萬年街116號地下及閣樓
座位:約50個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