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鋪天蓋地的國慶活動中,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也就成為種種演講和祝酒辭中時髦的用語了。
「三個代表」的原文很拗口,把它改為較通順易懂的話,就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三樣東西的「代表」。哪三樣呢?一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二是「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三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仔細探討一下這「三個代表」。先看「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過去十三年,確實在外商投資的帶動下,發展了許多「先進生產力」,有不少價廉物美的產品佔領了內銷與外銷市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持續領先世界各國,在發展「先進生產力」的過程中也造就了不少「大款」、「富豪」。
然而,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仍有絕大部份地區的生產力是居於落後狀態的。這些落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共產黨就不去「代表」了,它只代表「先進」的。這就造成了中國社會的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富者可吃萬元宴席,貧者居住在賣血為生的愛滋村、白內障村,即使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數百元工資的工作也是失業者排隊渴求的飯碗。
再看「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過去十三年,中國社會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方向是甚麼呢?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毫不懷疑地指出:整個社會向着貪污腐化的文化方向前進。送紅包、權錢交易、錢色交易,已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
筆者有一位與梁錦松同一屆港大畢業,現在某大集團任職高層的朋友,對筆者說:董建華與阿松老是鼓勵港人到大陸創業,但我們這一輩的人到大陸創業都有一個最大的文化鴻溝,具體來說就是不懂得怎樣給黑錢。我們知道要給,但不知怎樣給,要給得對方接受了不會有後患,給得對方舒服,這實在是一種文化。我爸爸那一代在香港還懂得給黑錢,到我這一代就不懂了。
中國先進的貪腐文化,過去十多年,確實是發展到幾乎無官不貪,無人不行賄的地步。收入少的老百姓,面對貪得無厭的貪官,心中積累的憤懣可想而知。
最後,看「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是共產黨歷來的說詞。「根本利益」是長遠的、終極的利益,而不是現實利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潛台詞,就是只「代表少數人的現實利益」。因此,為了經濟轉型,為了發展先進生產力,就使數以千萬計的工人下崗,讓他們犧牲現實利益,也因入世而讓農民犧牲現實利益。中國實際失業率已達百分之二十,即一億七千萬人啦。
「三個代表」既創造了一定的經濟繁榮,也製造了一大堆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並為藏污納垢提供了政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