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科學家透過衞星影像,赫然發現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已像變形蟲般一分為二,而破洞的面積也較過去十四年小。臭氧洞縮小與人類活動無關,是因同溫層的怪異氣候所致。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及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周一指出,這是他們自七○年代開始監察臭氧洞以來,首次觀察到一分為二的現象。
覆蓋地球的臭氧層,阻擋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輻射,對地球生物極重要,而臭氧洞則是指變得稀薄的臭氧層部份。科學家指出,臭氧洞面積現為一千六百萬平方公里,遠遠小於過去六年的二千四百萬平方公里。
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研究員紐曼表示:「這是自一九八八年以來最細小的臭氧洞,但臭氧損失仍然不少。」他認為臭氧洞縮小,是由於在南極上空同溫層形成的旋風邊緣,氣溫較往年高,暖空氣阻止了臭氧流失。
至於臭氧洞一分為二,NOAA氣候預測中心的氣象學家朗格相信是因被該股異常旋風擾亂所致。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