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富推介歐亞股票

怡富推介歐亞股票

【本報訊】第3季度剛結束,回顧上季全球股市表現,可謂全線倒退,期內美國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一成七,歐洲主要市場跌幅俱逾三成,只有亞洲股市相對較好,但港股跌幅也達一成四。國際基金管理公司預計,全球股市在未來1年仍會波動,但由於歐亞地區已累積了不小跌幅,可考慮吸納。

巴基斯坦股升幅最大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全球88個股市指數在第3季的表現,以美元計算,上升的指數僅6個,但俱非主要市場,升幅最高的是巴基斯坦指數(見表)。港人熟悉的市場中,深滬B股指數較理想,跌幅分別為3%及4%。恒指期內跌14.4%,較杜指佳。
怡富資產管理投資服務經理羅卓夫表示,第3季歐洲股市整體表現欠佳,主因是投資者持有金融及電訊股的比重較高,但這類股份表現差,以及保險公司又減持股票投資。另外,歐洲經濟基礎在過去3個月轉差,德國製造業不景令這個歐洲經濟龍頭陷入衰退邊緣,拖累區內經濟。他估計今年歐洲經濟增長低於1%,明年則可能達2%。不過,由於歐洲股市已呈現超賣,故建議增持。

退休基金再部署入市
羅卓夫指出,7月份開始約有500億美元流出美股基金市場,機構投資者可能已轉投亞洲股市,但由於亞洲市場也有不少散戶離場,產生抵銷作用,故第3季亞洲股市並未呈現大量資金流入。不過,亞洲區經濟有本地需求支持,受外圍經濟左右的機會較少,因此他同樣推介買入亞洲股票。
他認為,由於股市已連跌多時,故機構投資者例如退休基金,已重新部署入市,因為傳統概念認為至少把65%資金投放股票,才有具吸引的回報,但投資者要預計未來3至6個月股市仍會波動,故可同時考慮以環球債券作為分散風險的工具。他又建議減持美股,因為現價仍不算低廉。
東方滙理環球投資策略部主管MarkusKrygier認為,由於美國通縮威脅較大,當地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大增,故聯儲局可能於11月減息,對抗通縮;不過由於市場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政治、經濟復甦緩慢及對企業前景有所顧慮,因此對美國、日本及歐洲區的股票持中立態度。他反而較看好亞太區股市,主要是區內經濟對環球商業周期較為敏感,更易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區內企業帳目問題較少。另外,他對美國債券持負面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