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國慶節。
據報道,今年香港的國慶祝賀活動如排山倒海。從上星期一開始,每天就有四、五場酒會、宴會舉行,一些官紳名流為了趕場,跑得暈頭轉向。許多酒會只是祝酒儀式時人頭湧湧,到祝酒儀式過後,嘉賓已紛紛離場趕赴另一酒會,偌大的酒會會場立即冷冷清清,空空蕩蕩。而祝酒嘛,也是講來講去三幅被,祝酒者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台下舉杯者也是虛應故事。筆者實在看不出動員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去搞國慶活動有啥意思。中國甚麼時候才能像西方國家那樣,國慶(或女皇、日皇生日)放一天假,讓老百姓輕輕鬆鬆地自我安排活動了事?
不過,今年的國慶不是沒有新話題。新話題是中共即將舉行的十六大。中國近月來,開動所有宣傳機器,大講「十三年」,大講「三個代表」,目的是為了把江澤民捧上神壇造勢。「十三年」是甚麼?就是說,自從江澤民在一九八九年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這十三年來,是中國在政治上最穩定的十三年,也是中國在經濟上發展最迅速的十三年。「三個代表」的宣傳更像毛澤東時代學習毛著的腔調了。
打開中央電視台,就看到某某農村經濟面貌有改善,是學習了「三個代表」,某某養豬場增產,也是貫徹了「三個代表」,就如當年一切成就都歸功於學毛著一樣。善於領會中央意願的董建華,在今天舉行的酒會中致辭,不知會不會也提一下「十三年」與「三個代表」?
最近與一位退休的中共老幹部聊天,談到「三個代表」說已被內地提升到與《共產黨宣言》等量齊觀的地步,他的反應是:不是你自己說怎樣就是怎樣的;任何學說、理論,它的地位不僅要被公認,而且要通過歷史、實踐去檢驗,也要有其他學者的回應,地位才可以確立。至於「十三年」,他說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只是事情的一面,另一面是過去十三年,是貪污腐化已到了上行下效,鋪天蓋地、全面展開而且極為嚴重的程度,可說是貪腐的十三年,此外也是貧富兩極分化愈來愈厲害的十三年,更是失業嚴重、下崗工人隊伍愈趨龐大的十三年。在政治上,則是政治改革不但全無進展、甚至出現倒退的十三年。
《蘋果日報》上星期五刊登的中國老百姓的順口溜,應是過去十三年的最好總結:「往東看,走私油輪在靠岸,往南看,四百萬個貪污犯;往北看,百萬工人在下崗;往西看,全部都是窮光蛋。」這些老百姓的國慶感言,在香港形形色色的國慶活動中自然是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