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中國國慶,吃中菜可謂最合時宜,在芸芸地方菜系中,又以北京菜最應景。北京既是中國首都,亦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菜式融合了漢、滿、蒙、回等民族的飲食文化,在地理位置上師承老大哥山東菜的技法,同時又繼承了明清宮廷餚饌的精華,形成款式繁多,萬流歸宗的獨特風格。雖然今晚的國宴,平民百姓無份參與,但我們卻可在歷任名人政要的指定食店──全聚德,享用譽滿全國的烤鴨和正宗京菜助助興。
記者:尹珊珊 攝影:陳穎
「全聚德」自清朝同治三年(即1864年)創業,原身為「德聚全」乾果店,由第一任堂櫃楊全仁主持,後將名字倒過來,由清宮御廚掌爐製作烤鴨,並將宮廷風味菜引進民間。經過138年的發展,現時分店已遍布中國各省,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餐館之一。曾光顧過的政要名人多不勝數。計有中國前總理周恩來、鄧小平、英國前首相希思、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等各國元首,故全聚德又有「天下第一樓」及「中國第一吃」的美譽。
全聚德所選用的鴨種,是長於玉泉山水脈上的白河蒲走地鴨,飼養時飲天然泉水,食有機飼料,宰割前連續七天,以傳統的「填嗉」法來餵鴨子,即每日規則地將飼料塞入鴨嘴內催谷,長出脂肪後用來做烤鴨。至於烤鴨做法,傳統上全聚德是採用掛爐、明火煙熏果木的方法烤製,但礙於本地法例所限,香港分店特以改用德國研製出的烤爐,雖欠缺果木香味,卻能將鴨子七成油份排出,比普通烤鴨少油少膩。每隻鴨平均烤至45分鐘左右,師傅會即席在客人面前切成薄片,吃時再配以荷葉餅、青瓜條、葱段伴食。
右中/醬豬手$48 下/醉鴿$90
北京冷菜種類繁多,宮廷菜代表有芥末鴨掌及京味醬肘花,前者選用僅一個月大的嫩鴨,掌肉雖小,卻勝在嫩滑無比,去骨後以花椒、八角、肉桂等香料煮過,吃時再蘸上特製中式芥末;後者是將醃過的豬髀肉煮製後雪凍,再切成汁肉相間的薄片,兩者同樣以小巧、無骨和花工夫見稱。家常菜有京式的醉鴿,把重一斤的頂鴿以大量花雕醃製,盡將酒香滲透在鴿肉之中。醬豬手則是從前達官貴人最常吃的佐酒小食,把豬手以醬油、葱蒜、甜椒等十多種香料煮過再煙熏,入口膠質重,有咬口。
京式魚翅與廣東做法極為不同,不會加入雞絲、蟹肉等配料伴食,湯汁濃稠如芡,令原本淡而無味的魚翅,得以借助香濃湯汁帶出鮮味。師傅將鴨肉、雞肉、瑤柱、金華火腿、豬骨、鮮蝦肉等十多種材料,熬九至十小時,並加入少許西藏紅花來調色調味,成為濃縮的上湯底,最後放進足有二両重的青片排翅,煨至入味。
山東菜選料考究,技法細膩,擅長烹調海鮮,這道干燒桂魚便是由魯菜發展出來。先說每條足有二斤重的桂花魚,是由廣東特定魚場花一年多的時間所飼養,才能達到肥大肉厚的效果,並非一般桂花魚所能媲美。製法方面亦甚為講究繁複,將桂花魚炸香、撈起,再以肥豬肉、冬菇、雪裏蕻、蘿蔔粒、葱蒜和上湯煮成濃汁,放回桂花魚在鑊中煮至入味,再將魚取出,並把剩餘下來的汁煮至更加濃稠味重,上碟時才淋在桂花魚上即成。
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後來引進宮廷,並成為慈禧太后最喜愛的甜點,御膳房更有專門製作這種冷點的廚師。製法先把豌豆碎漂洗、去衣、過籮,加入白糖和水煮勻,再冷結成糕狀,食用時切成小方塊。桂花紅豆糕製法相若,將桂花用水煮出味後隔渣,再加入紅豆煲至軟腍。
店名:香港全聚德烤鴨店
電話:28849088
地址: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高座4樓
座位:約580個
營業時間:上午11時半至下午2時半,晚上5時半至11時。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AE,Diners,J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