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每當傳出酒樓、食肆結業的消息,都離不開員工投訴被拖欠薪金,供應商不滿貨款盡失的聲討。像敦煌酒樓集團突然結業,拖欠二千多名員工七千多萬元血汗錢;女真和北狩兩家酒家結業,僱主一走了之、逃避賠償。員工追討無門,惟有化悲憤為食慾,吃盡店內食物作洩憤,與今次好世界酒樓的賓主情,簡直是天壤之別。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形容,在現今香港社會,像好世界酒樓老闆那樣的僱主簡直鳳毛麟角。
他解釋,過去十數年來政府和大企業強調美式管理理論,勞資之間由市場關係主導,缺乏團體精神,更沒有像上一代講求人情味的賓主關係,有時甚至經營上沒有困難,也為「做靚盤數」而減薪裁員。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也指出,今日仍有這樣講情講義的僱主,值得港人鼓舞和欣慰,反觀一些大企業在裁員時,也只是盡量依照勞工法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