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呼籲各國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支援港人後,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在社論中,也公開質疑北京欲透過第二十三條控制香港傳媒和異見團體,還指如香港這個因法治(ruleoflaw)得以獨立運作而成功的社會被政治管治(ruleofpolitics)所取代,將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而且會威脅香港的繁榮,並促請首相貝理雅介入。 記者:陳廣慧
社論認為,五年多前將香港交還中國的英國政府現在是時候介入,以落實會盡全力保持香港公民自由不變的承諾。特區政府最近就有關顛覆和叛國等七宗罪作本地立法,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金融時報》昨日在一篇題為《保護香港》的社論中指出,雖然每一個政府都有責任保護其國家安全,但港府最近的建議卻隱含令人憂慮的元素,其中在何謂國家安全的問題上,建議替港府以至北京預留太多可以改變的空間,而一些被北京視為不應在港存在的組織如法輪功團體,未來將成為針對對象。
該篇社論指出,公道地來說,中國政府過去一直未有嚴重干預香港事務,但若以特首董建華過去的紀錄來看,港府最終的計劃將難以偏離北京的期望,而在實際執行法例時,北京對傳媒和異見團體更有絕對的控制權。社論又相信,若港府強行立法,只會在經濟低迷時進一步打擊社會信心。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發言人昨表示,會密切注視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建議,並研究有關條例是否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稍後英國將發表評估香港現狀的報告。
此外,對《亞洲華爾街日報》上周發表題為《香港破壞承諾》的社論,狠批政府借國家安全之名破壞人權自由,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在該報撰文反駁,強調香港無論從憲制上還是道德上也有責任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外界不應過份悲觀或錯誤猜測政府動機,而政府將堅定不移保障人權自由。
另一方面,律政司法律政策專員區義國昨又在多份香港報章撰文,展開攻勢反駁外界對第二十三條的批評。他強調港人原有的言論和新聞自由不受損害,而即使傳媒披露被列為「機密」的文件也不一定犯法,因為只有披露法院裁定為受保護的資料,才觸犯竊取國家機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