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歐羅,許多老古板還是不以為然,舊時的貨幣印刷得多古典多美觀!現代化的歐羅,算得了甚麼?一點文化也沒有,他們說。
當我付錢給載我到酒店的司機,他不停地問:「怎麼樣?怎麼樣?對歐羅的印象?」
「至少,用起來方便呀!」我說。
那老兄聽了有點失望,他還以為我會支持舊貨幣,但是經我那麼一說,也覺得有道理,點點頭:「除了好用,沒有甚麼長處。」
好用已是最大的長處,但我不和他辯論。說好用,其實也是觀念上的問題。
歐羅,對許多還沒有用過的人,第一個問題就是:「等於多少港幣?怎麼算?」
當美金便好了,一塊美金等於八塊錢港幣左右,歐羅少一點,七塊多。你如果當美金來換算,用歐羅買到的東西,總覺好像已經打了一個小小的折扣。
香港是全世界消費最貴的地方之一,所以我們到附近的國家,總覺得東西很便宜。
除了日本,當日円高企時,我們都覺得日本東西貴,一經低落,香港人就覺得在日本花費,也沒甚麼了不起。在香港吃一頓壽司,價錢要比在日本吃得貴,還沒有那麼新鮮呢。
貴與便宜,是一個觀念罷了。金錢,雖然存在,但是你要怎麼去用,也靠一個觀念。
日本東西貴的時候,我在香港換了一個數目的日幣,到了東京看到甚麼就買,但不一次又一次地計算,一次又一次地心痛,有多少,花多少,花完了算數,回來再賺過。
歐羅也應該用同一個辦法對付,照我們的預算來花,管它對港幣是比八或七點多!
天下東西買不完,再多錢也不夠,對我們這些人來講。但對一些億億聲的富豪來說,他們沒有不夠錢的時候,可惜,他們斤斤計較罷了。他們心痛,我們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