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破家居意外5黑點

擊破家居意外5黑點

愈安全的地方往往愈危險!據2002年一項研究報告指出,0至15歲的急症個案中,發現有近3成都因家居意外而受傷,其中0至3歲更佔總人數約50%!元兇之一,往往是因父母對家居環境缺乏防範意識,當中撞擊意外竟佔受傷數字29%!今日,一於先緝拿家居撞擊黑點。

記者:吳佩璇 攝影:周旭文 ImageKids:陳杰翀、陳玥彤
鳴謝:香港兒童安全促進會、瑪嘉烈醫院社區健康資源中心

黑點1 梳化?床上碌落地
統計數字顯示,1歲以下小孩的家居意外,一半都是由大人床上碌落地造成。成因是父母諗住將BB放上梳化或床上,只行開一陣去攞條片之際,但意外卻在瞬間發生!

解救方法:
加床欄膠墊:父母應習慣在離開BB時將他抱入BB床,並上好床欄;對年紀稍大的幼童,宜加床欄,並於碌架床旁的地面鋪上膠墊。
不宜睡上格床:如無可避免,該留意上格的床欄高度不少於26厘米,床褥也不宜太厚,以免翻身跌落地。圍欄的缺口不應大於40厘米。梯級可加防跣膠貼,扶手亦不應闊於4厘米。

黑點2 撞埋枱角
無論是茶几或餐枱,都是任何年齡小童的撞擊黑點。因為不同高度的茶几、餐枱等,都可能撞擊孩童的頭、肚或膝頭等身體不同部位。

解救方法:
少用玻璃枱:選用木或雲石枱面,就不會因撞擊敲碎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以圓為上:凡家具以圓角為宜,若是方角的則應套上軟膠。

黑點3 洗手間仆親
洗手間往往又濕又跣,對以跑跳代替走路的小孩來說,很易跣倒;加上洗手間地方狹窄,絆倒時很易撞向洗手盆及牆壁。有石壆位的家居廁所就更要小心。不少小童在爬入浴缸沖涼時也會跣倒,撞埋缸邊或牆邊。

解救方法:
保持浴室乾爽:另可分別於浴室地板及浴缸內,貼上適當的防滑墊。

黑點5 撼頭埋牆
小孩子有耗不盡的活力,尤其有兄弟姊妹,總愛在狹小的家中互相追逐,撼頭埋牆的事件屢見不鮮。試過有家居髹白色牆身,小孩玩得興起竟看不見前面是堵牆而成個人撞過去!

解救方法:
貼海報:在牆上貼上海報,或在牆角地方鋪上膠墊。

黑點5 廚房用具咪亂放
最後是一般父母都會留神的廚房。煮食爐具及狼藉杯盤,統統都是構成意外的元兇。不少父母都會在廚房門口設置圍欄,但其實兩、三歲的小孩已會開關,加設圍欄的作用也不大。一旦孩子進入了廚房,即使不搞東搞西,也總愛自己斟水飲。若打翻廚櫃上的物件,往往便發生撞擊事件!

解救方法:
門欄要關好:家有兩、三歲以下的幼童,宜選用雙重保險鎖的門欄,記緊不要懶惰,一出一入都要鎖好。
廚具要靠牆:如有電線要捲好並放在電器後方,以免孩子扯跌撞頭!
膠壺盛水:開水等必需品,最好以膠壺另外放好,以便給孩子自行倒水飲。

核心家庭意外增
香港兒童安全促進會總行政主任阮黃月兒指,家居意外總是不斷發生,或與核心家庭成員減少(小家庭)、年輕父母普遍缺乏照顧孩子的經驗或疏忽所致。小孩子的大肌肉發展尚未成熟,故在跑、跳、爬、行時都會因失去平衡而撞倒!
撞擊後果可大可小,輕微的是擦傷皮膚及撞瘀;嚴重的有手腳骨折、腦震盪、或頭骨爆裂等,可能導致傷殘或死亡。

一般安全意識
1教導安全意識:如不要在家中亂跑亂追,入廚房前要先知會父母等。教導時不要只說「你唔好咁咁咁」,該說「你要點點點」。
2鎖好危險品:刀、火柴、藥物等須放入櫃內並鎖好。其他如殺蟲水等有害物品,也宜買細細支,方便盡快用完棄掉。
3必有窗花:以防孩子好奇時將身軀倚出窗外。
4抽屜上鎖:以免孩子逐格拉開當樓梯級來爬高拿取物件。
5地板不宜「立立令」:很易跣倒嘛!
6玩具勿亂放:不妨教導小孩每次玩完玩具都要收好。
7電線放安全盒:凡HiFi、風扇等電線要捲好放入安全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