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持續下挫對社會及經濟帶來的衝擊愈來愈嚴峻,董特首表示正考慮推出新措施「推高樓價」,輿論的焦點已非放於「應否」,而着眼於「可行性」的問題。
有證券商認為,聯滙脫鈎才能解決樓價下挫問題,筆者大致上同意,但脫鈎牽涉政治問題,而且會影響其他經濟環節,故政府不會於現時作出脫鈎決定。那麼,要刺激樓價,須回到樓市的基本因素上。
樓價的升跌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經濟,二是供求。經濟與供求會互相影響,經濟處於低潮,政府難於短時間內改變,事實上外圍經濟也不好,因此要有效令樓價回升,便只能從供求入手。
供求代表了供應與需求兩個因素,政府在影響供應的能力遠大於需求,政府可透過一些優惠措施刺激需求,但首要的工作則應放於控制供應。
近日傳媒披露的一些可能方案,包括停售居屋、公屋及夾屋、縮短樓花期,及取消兩鐵發展上蓋物業的必然權利,這都是有效控制供應的措施,政府若落實有關建議,樓市供過於求的現象將大大改善。不過,政府之意向必須明確,不能發放模稜兩可的訊息,譬如說,新政策應是停售及停建居屋,而非只是停售居屋。當供求情況改善,為樓價帶來上升動力,政府資助市民買樓之計劃應考慮縮減甚至取消,專心提供公屋便可。
在刺激需求方面,可大幅降低印花稅率,取消所有打擊短期炒賣的措施,將七成按揭的限制放寬至八成半至九成,會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以現時的樓價與利率水平而言,放寬限制不單合理,而且可讓不少供樓人士毋須付出保險費轉至低息按揭。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