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地登革熱個案已由馬灣擴散開去!一名男子在長沙灣魚類統營處魚市場附近海旁垂釣時,被蚊叮過後病發,初步相信患者是在該處感染,衞生署不排除本港其他地區都會出現感染個案;醫學界更形容「馬灣已失守」,登革熱已開始擴散,建議政府把滅蚊行動升級。記者:梁洵瑜、謝穎詩、陳倩雯
距離魚統處最近的大型公共屋邨──南昌邨及富昌邨,已備受蚊患蹂躪。居民強調由於近日連場大雨,蚊子數量激增,晚上若不開空調,根本無法入睡,而外出都要塗蚊怕水。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謝麗賢呼籲,長沙灣居民不要過份擔心,因魚統處與民居的距離不算近,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不能由該處飛到民居去,但承認其他地區仍會受到登革熱的威脅,「馬灣是第一個警號,今次係第二個警號」。
謝麗賢昨在記者會上稱,該名居於天水圍的二十八歲男子,早前在長沙灣魚統處附近海旁垂釣時被蚊叮,本月二十二日出現發燒及出疹等症狀,三日後入屯門醫院留醫,目前情況穩定。
由於患者在病發前未到過馬灣,加上魚統處旁有草叢及碼頭的防撞車軚等可以滋生蚊子,故懷疑該處是此個案的病毒感染源頭。食環署又發現該處有不少釣魚者遺下的飯盒,已通知有關人士清理,並在防撞車軚打孔防積水。
衞生署呼籲,曾在魚統處及附近工作的人士,若在今年七月一日後出現發熱、出疹、嚴重頭痛、眼痛及全身疼痛的症狀,應致電該署熱線電話查詢(見表)。
該名男子感染的登革熱病毒,與馬灣感染個案屬同一類型,衞生署現正追查兩者是否有關,傳染途徑不排除是往來該處的貨船和漁船。
衞生署深水埗區環境衞生總監楊錦湖說,兩天前已加派人手巡查魚統處五百米範圍內的地方,如空地、貨倉、西鐵站地盤及碼頭等,次數由以往一周加強至隔日一次。
至於距離該處逾五百米的富昌邨及南昌邨,已派員巡查,暫未有特別發現。該署又加強巡查區內三十四個地盤,並延長第三期全港滅蚊工作。
連同這宗個案本港共有二十六宗登革熱,本地及外地傳入各佔一半。代表醫學界的立法會議員勞永樂稱,有市民在馬灣以外感染,顯示「馬灣已失守」,當局應把全港滅蚊行動升級。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則稱,由於本港已出現本地及外地傳入的登革熱個案,已不可奢望完全消滅登革熱,但應盡早剿滅帶有病毒的白紋伊蚊,防止其繁殖,才可預防明年大規模爆發登革熱,而市民應積極參與滅蚊行動,並做好預防措施。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由於登革熱的個案並不多,故相信不會影響旅客來港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