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工業新紀元<br>「進口」車入侵日市場

日本汽車工業新紀元
「進口」車入侵日市場

日本汽車市場今年呈現了一些新的氣象。在眾多爭奪市場的新型號中,出現了兩款「是驢非驢、是馬非馬」的日本車,包括在泰國生產的本田(Honda)小車和在美國製造的豐田(Toyota)轎跑車。

日本兩大車廠均在測試市場對「進口」日本車的接受程度。據業內分析家表示,若消費者對不在本土生產的日本車甘之如飴,日後將會有愈來愈多的「進口」日本車在本土市場湧現。
兩款進口新車乃日本兩大車廠走向全球化的結果,反映兩者均較其競爭對手更傾向於減少對在本土市場生產的依賴。但另一方面,豐田和本田今次分別推出進口的自己產品,卻另有一番深層意義。

通用設計 豐田生產
作為日本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引入在國外生產的新車,用意只是填補本土市場間歇性呈現缺口的一種臨時措施,目的較為保守;相反,本田所引入的新款型號,全是為日本市場度身訂做,只是藉着在其他成本較低的亞洲地區生產來增加競爭優勢。毋怪乎部份分析家把本田的動作形容為汽車工業的新紀元,認為會成為潮流所趨。
豐田的Voltz於上月中首度曝光。此款以年輕人為目標市場的轎跑車,是豐田第2部於海外製造而出現在本土市場的產品,外形與通用汽車(GM)的PontiacVibe差不多。此款由GM設計、由豐田生產的Voltz,生產地為位於加州Fremont的新聯合車廠(NewUnitedMotorManufactaringInc,NUMMI),由豐田與通用汽車各佔一半股權,暫定售價為178萬日圓(伸約15000美元),預期每月可售出1500架次。NUMMI車廠成立於1984年,乃當年美國大肆抨擊日本汽車侵佔美國市場時,為平息指摘聲音而開設的政治副產品。Voltz背負着豐田的品質保證,亦是豐田旗下成本較低廉的產品。市場更關注的是Voltz能否扭轉豐田與通用汽車之前合作一敗塗地的往績。此兩家美日最大車廠在1996年曾合作推出由通用汽車生產而掛上豐田招牌的Cavalier型號,4年時間只賣出35400架次,令兩大車廠臉上均黯然無光。
雖然在日本的車廠仍有大量剩餘的生產力,足以應付本土市場所需,但豐田近年仍積極在歐美設廠,以應付海外需求。不過,有批評指豐田過於珍惜作為「日本名牌車」的身份,錯過了不少利用亞洲其他物價較低廉地區發展,以減輕成本的機會。

亞洲製造 質素成疑
相比之下,本田由於規模雖只及豐田的一半,不但能盡用本土市場的生產設備使用率,生產上的靈活多變,更成為其獨特優勢。本田車廠的生產設備並不局限於製造單一生產線,故每每能針對旗下型號的受歡迎程度而作出不同部署,相互配合,避免了資源浪費。本田在歐美亦設有車廠,已經在市場發售的有在美國生產的AcuraTL及Odyssey及英國版的三門思域。至於把海外生產的汽車運回日本出售,稍後推出在泰國生產的小車只是初度嘗試,若成功的話,明年上半年便會有在美國生產的MDX豪華四驅車及年輕版的Element四驅車在本土市場出現。
在亞洲其他地區設廠雖然難免令日本的汽車生產王國地位動搖,但車廠則可享受較低廉成本,增加邊際利潤。不過,本田這些新產品,用意只是測試本土市場對「亞洲製造」而非「日本製造」產品質素的信心。分析家認為,產品若被日本國民接受,本田日後將會得到不少好處,但泰國製造小車是否受歡迎,很大程度取決於定價。若售價定在100萬日圓(約8500美元)以下,必然引起哄動,成功機會亦會相應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