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庫券息差日大<br>企業債券抵買

與國庫券息差日大
企業債券抵買

在淡市之中,債券成了資金避難所,以穩健度及評級而言,自然要數美國國庫券,正因如此,國庫券價格持續創新高,以10年期為例,孳息由年初的5厘,下調至近期的3.8厘,可說是逆市之中的「貴貨」,反觀一些年期及評級相若的企業債券,相對便變得較「抵買」。

根據過往17年的資料分析顯示,同樣年期的美國企業債券,平均回報達9.33%,較美國政府債券8.65%的平均回報為高,但風險度反而較低(前者4.51%,後者4.79%)。
觀其原因,相信是受到會計醜聞困擾,加上經濟不明朗,影響到投資者對大企業的信心,令不少企業債券的價格下調,孳息高達6至8厘;導致一些優質的企業債券,反倒成為近期投資市場的新焦點。

評級反映還款能力
富達投資零售業務總監傅偉民指出:「投資企業債券之前,最重要是留意債券的信貸評級,因為這個評級直接反映出企業的還款能力,有能力還款支付利息,投資者才可以確保有回報,否則一切也是空談。」
他指出,企業的評級通常與息率成反比,評級較低的企業,為了吸引投資者,都會定出較高的息率,風險亦會因而提高。
現時,企業債券的評級,主要是由穆迪及標準普爾評定,大致可劃分投資評級(BBB或以上)及投機評級(BB或以下)兩大類,企業債券一般屬於前者;後者則為高收益債券,評級較低但息率較高。傅偉民表示:「投機評級的債券回報,可能優於投資評級的債券,但亦要承受較高的風險。」
企業債券的價格升與跌,主要是受市場預期的息率走勢、企業本身的信貸評級變化,以及債券本身有否附加條款而定。

債券基金助減風險
傅偉民表示:「信貸評級一般以企業本身的盈利前景而定,評級愈高,債券價值亦會隨之上調,相對孳息就會下降。」
此外,若然債券本身設定某些附加條款的規限,如有隨時或定時回購條款等,息率會較同年期及評級的債券略高。
不過,傅偉民指出:「現時市況不明朗,投資者信心亦未穩定,購買單一的企業債券風險較高,宜分散投資,選擇債券基金。」要留意的是,基金有認購費及管理費等收費,有關支出可能會較購買債券為高;而且要清楚基金內的債券組合,以及其評級分布比例。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