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麥志榮報道】面世五年的八達通卡開始出現老化,去年因故障、損壞及退票而須註銷的八達通卡達四十七萬張,比前年大幅增加了四成半,廢卡總值達一千四百萬元,有議員批評八達通卡損壞增加,顯示耐用程度不合格。
八達通卡於九七年九月推出,目前在市面流通的八達通卡共八百八十萬張,但據八達通公司資料顯示,每年須撇帳的八達通卡總值,九九年為九百七十二萬一千元,去年則大幅增至一千四百一十七萬一千元,增幅達四成半;以每張八達通卡成本值為三十元推算,九九年須註銷的八達通卡數目估計達三十二萬四千多張,去年增至四十七萬二千多張,激增了十四萬張。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八達通卡只用於乘車購物,自然耗損率應該甚低,現時推出短短幾年撇帳數目已大增,情況令人關注,事實上,現時大部份公共交通工具已使用八達通繳費,若八達通卡容易損壞,將令乘客非常不便。
八達通公司發言人稱,撇帳的八達通卡包括乘客退回而性能良好的舊卡,因舊卡不會再出售,至於因故障而退卡,若人為破壞,須扣三十元費用,若自然損耗,則不收費。
另外,八達通公司出售每張八達通卡都收五十元按金,至今收取的累積總按金已達四億四千萬元,八達通公司資料顯示,該公司去年的盈利只有五千萬元,其中佔六成、共二千九百萬元是來自八達通卡按金的利息收入。
鄭家富指出,以八達通卡使用率之高,竟要靠「食息」維持盈利,兩鐵及三間巴士公司均是八達通的大股東,卻年年賺大錢,顯示該等公司「自行」訂定的服務收費明顯偏低,乘客的按金被變相用來補貼五大公司,八達通應調高服務費,將按金退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