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財赤令息升 不利美經濟

錦言堂:財赤令息升 不利美經濟

為了紓緩財赤,美國政府可能需要增發國庫債券,令到息率上升。
在90年代末,美國宣布停發30年債券,只發較短的10年或以下年期債券。故此,投資者近期都以10年期債券的息率作指標。
為了增加債券的吸引力,美國政府料會提高息率。資金流入美國會令美元資產升值,但息率上升卻令企業財務負擔增加,做按揭的業主亦要增加利息支出,進而對股票市場產生負面效應。故此,倘若息率上升是由戰爭造成,對經濟大大不利。相反,倘若降息周期完結是因為經濟恢復動力,那麼加息對經濟及股票活動的效果會完全不同。由於預期經濟轉旺,企業樂於增加投資,亦會願意付出較高昂的利息。同時,由於預期經濟轉好,被裁退機會下降,消費者也會願意多作消費。
所以,加息的背後原因,對經濟及股市所產生的效應完全不同。
從另一角度看,低息又是否一定有利於經濟呢?以香港現時的情況為例,低息環境也不能增加經濟動力,部份原因是信心問題令市民不敢消費,但最主要仍是經濟出現結構性的轉變──我們還未能找到一條有效發展經濟的路向。

低息未必好
所以,低息並不能幫助經濟,只可紓緩企業及私人借貸的財政負擔,例子包括負債高的電盈(008)及正在供樓的家庭。除此之外,低息對依賴利息收入的公司及個人均不利,例子包括現金收入高而穩定的公用股,因為固定收入投資(Fixedincomeinvestment)正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利息下降難免削弱這方面的收入。另一方面,退休人士或個別依賴利息收入的人士,所受的影響也很大。舉一個例子,有五百萬元存款在銀行,從前利率6厘時,每月利息收入有25,000元;現在跌至只有1.75厘,每月利息收入少於8,000元,大幅減少了68%,消費又豈能不相應下降?故此,低息對股市有利與否,要視乎投資者對公司的盈利前景及對風險?回報的考慮。
李錦 新鴻基證劵策略師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