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備一套完美的球桿是球手爭勝的必要條件。高爾夫球賽例規定,球手在一圈比賽中最多只能攜帶十四支球桿,當中不同種類球桿的配搭可有一番學問。
目前最基本的球桿組合為:三支木桿(發球木桿、三號木桿及五號木桿)、九支鐵桿(三至九號鐵桿及兩支挖起桿)及一支推桿,合共十三支球桿;最後一支球桿則視乎球手個人需要而定,可選擇配備多一支木桿或鐵桿。
現今大部分的木桿桿頭皆採用鈦合金製造,因為鈦金屬較一般的不銹鋼來得較輕且較硬,因此能讓製造商製作出更大桿頭的木桿,使擊球時擊球面與球的接觸面更大,使偏離中心點(sweetspot)的擊球仍不致誤差太大。
桿身方面,材料主要分為鋼製及碳纖維。鋼製桿身較碳纖維桿身的重量、桿身厚度及震動頻率上皆較一致,很多職業球手亦因此而採用鋼製桿身的球桿。碳纖維桿身則較輕,而且對震動的吸收較佳,使揮桿力度及桿頭的速度較大且快,可增加約三至四巴仙的擊球距離。
或許可考慮在對距離比較重要的木桿時,宜選擇碳纖維桿身,而對距離控制及準確度較重要的鐵桿可考慮採用鋼製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