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對「快樂」分析得很有智慧。他說病人認為健康最快樂,但他們在生病之前不覺得已有最大快樂。
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們健康時不當一回事,還會無病呻吟,諸多不滿,直至受傷患病,才知道正常行動很幸福。
我們平時飲飲食食,有甚麼稀奇?但在極飢渴時找到水和麵包,就非常開心,比平時吃到任何美食都好味。因此,貧困苦難的人,只要得到小小益處,便會很快樂。
相反,甚麼都有、養尊處優的人,未必覺得很快樂,卻會因為失去小小優待就很痛苦,認為世界對他不好,甚至痛不欲生。
蘇格拉底指出,這些不是真正的快樂與痛苦,而且人生並非不快樂便痛苦、不痛苦就快樂,實有中間一層,即正常而平靜的生活,談不上快樂與痛苦,就是普普通通。
他認為,只有愛智、求知、好學、追求正義的哲人,方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至於一般所謂快樂,只不過是「停止痛苦」罷了。
蘇格拉底表揚的哲人快樂,當然境界很高,但高不可攀。其實對普通人來說,平時也應該珍惜健康,發現正常平靜生活的樂趣。至於「寵慣」的人,更應明白有些不如意也很正常,已比很多真正苦難者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