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港破壞承諾<br>各國傳媒狂轟23條七宗罪

《亞洲華爾街日報》:港破壞承諾
各國傳媒狂轟23條七宗罪

【本報訊】特區政府決意立法禁止《基本法》二十三條「七宗罪」的行動,已在國際社會引起比居港權事件更強烈的震動,國際傳媒劣評如潮,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直言批評特首董建華領導的政府為表示愛國,「做得較北京要求的更多」,不惜借國家安全為名箝制港人的自由,更呼籲美英等國政府,在「香港人權自由瀕臨險境之時」,挺身而出為港人說話,促請董建華重新考慮對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記者:陳慧兒、莫劍弦

美國及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昨均表示,密切關注《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建議,會研究有關條例是否符合國際人權公約,英國稍後更會此發表報告。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昨亦承認,各國駐港領事十分關注二十三條立法工作,新任法國駐港總領事日前更曾向他當面表達「強烈意見」。

憂港營商環境改變
事實上,在立法諮詢前,美國駐港總領事祁俊文和英國駐港總領事何進曾多次與本港政商界人士接觸,了解有關立法情況,並表示憂慮一旦香港通過立法,會改變香港營商環境,影響資訊流通自由,及其國民在港的安全及活動。但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強調,立法不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
各大西方傳媒包括《金融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華爾街日報》、《亞洲華爾街日報》及英國廣播公司(BBC)網頁等,昨均以大篇幅報道港府展開二十三條立法諮詢的消息,其中以《亞洲華爾街日報》的社論最為激烈。
該報發表題為《香港破壞承諾》的評論文章指出,北京政權在八九年「六四」血腥顛壓人民和平示威後,為報復港人捐錢及送營帳上北京支持學生的行動,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加入新的嚴厲措施,要求特區政府自行立法禁止叛國及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的行為。但董建華為首的政府卻「多走一步」(wentanextramile),在前日公布的諮詢文件中連言論及結社自由也箝制了。文章認為,將來中國大陸若再發生人民為反貪污而上街遊行,北京只要以危害國家安全為名取締有關組織,香港政府也就可以施加禁制。

雖然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聲稱,北京過去五十三年沒有因國家安全而取締任何組織,她本人也會小心作處理,但評論文章卻認為,以董建華過去五年不斷討好北京的表現認定,只要北京清楚示意,特區政府必定「識做」,而且「最多幾日時間,或者不用幾分鐘,就可以作出決定」(wouldtakeatmostamatterofdays,ifnotminutes,onceChinahasmadeitsdesireclear.)。
文章更認為,諮詢文件最令人不安的是,《基本法》二十三條禁止特區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建立聯繫,而為箝制港人自由,特區政府將問題伸延至國家安全的問題。

籲各國為港人說話
文章稱,「董建華已經不是第一次為了向北京表示愛國,而做得較北京公開要求的更多」,但唯一值得樂觀的是,特區政府從不掩飾非常重視國際社會的反應,因此呼籲美國、英國及各國政府,在「香港人權自由瀕臨險境的最要害時刻」,為港人說話,希望藉此令董建華政府重新考慮,是否真的要向全世界表示,會破壞保持香港作為一個自由及公開社會,五十年不變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