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政府無靈藥 樓市愈救愈弱 - 盧峯

蘋論:政府無靈藥 樓市愈救愈弱 - 盧峯

特首董建華先生已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評論樓市、樓價的情況了,更不要說在房屋政策上有甚麼大動作了。大概他也知道,本地樓市在他過去的「指指點點」下已成了一個「接貨者死」的陷阱,讓數以萬計的業主淪為負資產一族。

市民信心難恢復
可是在前天的一個論壇上,董先生居然再講起樓市來,並主動的表示特區政府正在考慮推出一些刺激樓市的措施,希望可以穩定樓價或甚至令樓價回升。不單是董先生,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在昨天更羅列本地樓市的一些利好因素,說明樓價已處於合理水平。從這樣的言論看來,特區政府高層顯然在積極研究推出一些刺激樓市的措施,希望阻止樓價一浪低於一浪的跌勢。
是的,樓市持續不景、樓價不斷下跌的確讓市民消費信心難以恢復,也令本地經濟奄奄一息。但是我們對政府能拿出甚麼有效的政策、有效的措施刺激樓市感到懷疑,更憂慮政府的措施一旦不對頭,將會更挫折市場及市民的信心,令樓市陷入無底深淵中。
應該看到,現時困擾樓市的有三個基本因素。其一是經濟基本因素欠佳,不管是外圍或香港的情況都沒有多少起色,反而有轉壞的可能性;其二是市民的心理預期已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從過往相信樓價長升長有,到現時傾向相信樓價繼續尋底;最後一點就是樓宇供應長期居高不下,令發展商相繼以劈價方式促銷樓宇,從而加劇樓價的跌勢。

可能出現反效果
而在這三個因素中,特區政府對頭兩個因素是無能為力的,它既沒有方法可以獨力把香港上空的經濟陰霾掃除,更沒有甚麼「魔術棒」可以迅速扭轉市民認定樓價看跌的心理預期;單憑減少樓宇或土地的長期供應能否令樓市轉勢實在是個疑問。更何況樓宇供應的決定權不全在政府的手上,政府在籌碼有限的情況下怎能說服市場它的救市措施將會有效呢?
而若果政府推出的所謂救市措施無法扭轉市場及市民的預期,無法止住樓價的跌勢,那產生的壞影響比不拿出救市措施更壞;因為新措施無效不僅會打擊公眾對政府的信心,更會加劇市場及市民的悲觀情緒,讓他們感到樓市的跌勢難以挽回。這樣下來,樓市的跌勢只會更快更深,所造成的經濟壞影響將是難以估計的。
(圖)董特首在前日的論壇上談及政府有意刺激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