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香港教育制度愈改愈糟之際,上海人卻愈來愈重視幼兒教育,不但全面在幼兒園推行英語教學和讓幼童接觸電腦,還花盡心思設計新課程,啟發小朋友的創意。上海市市立幼兒園的高班幼童今年就有一個新構思,要四、五歲的小朋友在父母協助下,自行設計名片,不但讓他們發揮創意,更助小朋友建立自我形象和更易認識新朋友。 中國專題組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高班(內地稱大班)學生設計及製造的名片,會派給老師和同學。園長賴麗芳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最初是校內幾個小孩自發製造自己的名片,有些是為了方便同學之間聯絡互訪,有些是畢業班的同學升讀小學,要留下聯絡方法予老師及同學。我們看到這種活動有益於孩子,這個學期開始便讓大班的孩子都做一張自己的名片。」
賴麗芳不認為此舉令孩子失去童真:「現時社會上有名片的人很多,不一定只是某個階級才有,而是一種讓人家認識你自己的手段,孩子可以透過模仿成人世界的行為,學會很多新東西。」
她說,孩子到了三歲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到了五歲這種意識更強,名片可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自我,可準確地說出家裏的地址和電話,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可激發他們的繪畫及手工能力,若與家長一起用電腦製作,更可促進親子關係及啟發他們對電腦的興趣。
賴麗芳續稱,內地「只生一孩」政策及今日的鄰里關係,令孩子很難在家居或附近找到玩伴,往往要到同學家裏玩,家長要陪同孩子「串門」,有張名片更方便,所以這不是時髦玩意,而是有實際需要。
她向記者展示了兩張孩子的名片,五歲史禎的名片印有其照片、住址和電話,還有父母的手機號碼;六歲張仕航的名片較為簡潔,上面並註明他已升讀長寧區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