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年底前應有頗佳升幅

英之見:年底前應有頗佳升幅

強勢股下跌,通常是接近到底的徵兆,似乎這傳統智慧又用得着,當滙豐(005)跌近80元,恒指尾市卻有不俗反彈。筆者是維持看好,但下周有60億元盈富(2800)出籠,短線暫時不會太勁,不過早已買定離手,最佳策略都只是不變應萬變,維持注碼等待市勢好轉。
近日多了時間留心藍籌市況,發現一些無聊行為,有不吐不快之感。前幾日新地(016)一路急挫之時,非常明顯在買家欄有「搭棚」現象,每檔都有二十多萬股入盤,但到股價接近之時,有二十萬股就會自動消失,是一家外資行在虛張聲勢,筆者相信以新地級數,公司是絕不會如此旁門左道,只是一些基金的出貨手法,與二三線莊家無疑。昨日新地不再出現這種「搭棚」現象,股價反而大幅反彈。

大藍籌竟有人「搭棚」
雖然這個現象並不健康,但畢竟人家是存在「搭棚」的自由,亦根本沒有取締或監管的必要,可能市況太靜下,要靠「打機」度日,只要大家視若無睹,不理這種無聊訊號就可以。
市況稍有起色,有不少朋友可能重拾戰意想博反彈,但入市之前,應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預期這個反彈的力度有多少。最近大市一路乾跌,反彈也只得三五個巴仙,然後又重展跌浪,這些經驗累積一段日子後,相信很多人都認為股價回升幾個巴仙就要回吐。
這種看法不能說是錯,甚至是很符合現時環境,但如果閣下認為這種市況持續下去,策略應是離場,而非博這些小型反彈,使費佔利潤比重太高,是沒有甚麼勝算的賭博。筆者依然建議入市,但大前提是筆者認為年底前有頗佳升幅,不錯短線升幾百點是很困難,可是歷史顯示轉勢是很容易,如果真的想入市,是要預計有一成以上的升幅,才值得去冒風險,目標價其實是買賣決定中很重要的一環。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