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中建擬注入家電業

海爾中建擬注入家電業

【本報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透露,已上報國務院,申請將內地家電業務注入海爾中建(1169);至於海外業務雖然前景秀麗,但仍處於虧損狀態,故暫不會注入上市公司。海爾中建股價昨日急升18.45%後停牌,之前報0.122元。

務求持股過半
張瑞敏昨在港出席福布斯論壇後表示,月底將手機業務注入海爾中建,持股比例亦由21.9%增至29.9%;並已再申請將內地的家電業務也注入,務求持股比例增至50%以上,具體注資規模尚待國務院批准。
被問及何以在港借殼上市,張瑞敏稱:「海爾現在已是一家國際公司,所以要在國際金融市場有上市公司,並要絕對控股。」海爾現時部份業務已在上海A股市場上市。
海爾是中國最大的冰箱製造企業。張瑞敏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內地企業面對外來品牌的嚴峻挑戰,海爾的對策是「走出去」。「內地企業以往借重內地的廉價勞動力,但外商現時可以在內地設廠,同樣可以用低廉的工資請工人,配合他們的國際先進營銷經驗,過幾年我們肯定會輸。」
他說,海爾00年在美國紐約設廠,內地專家一致看淡,因為美國工資是中國的10倍,競爭又十分激烈,然而海爾成功打入年輕人市場,設計出有小桌子的小冰箱,進佔美國小冰箱50%市場。他預期到05年,美國的銷售額會增至10億美元。海爾亦以此理念在意大利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