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中小型公司有重估憧憬

英之見:中小型公司有重估憧憬

港股投資氣氛之差,實在很久未曾見過,目前的主要困局是看不見扭轉形勢的契機,但很多人似乎已認定了沒有翻身希望,愈來愈多朋友採取放棄態度。面對如此環境,就算有堅強意志也很容易動搖,最可惜是有關官員及議員,根本不明白市場所想,其實這也不是大問題,只要不藥石亂投,市場還是很有復原希望。
市況低迷,香港尤其難見曙光,不過很明顯很多股票已是過殘,市場在估值方面,只是以公司現有業務做基礎,一批大藍籌公司雖說是高峯期已過,盈利能力未必如前,但財政實力甚強,關係網絡又好,要拓展國內業務,按理極具優勢。比方說幾年後,國內有幾千間香港品牌的超級市場,是絕不出奇,香港業務欠吸引,國內市場卻可提供無限想像及發揮空間。

具中國概念溢價
可惜香港投資者已不愛做夢,不過在一些中小型藍籌如TVB(511)及中華煤氣(003)之上,可以看出中國概念溢價的確存在,大型藍籌本港業務規模太大,除非中國業務以幾何形式擴張,否則也未必可擺脫被香港經濟主導的局面,現時投資者傾向見到規模才肯評估業務的價值。
另一個問題是,過往一些藍籌公司在國內發展都是鎩羽而歸,非但不能提升公司價值,反而蒸發了股東的財富,這些不愉快經驗令人有甚大戒心,亦是大型藍籌沒有中國溢價的原因。香港藍籌公司財技非常了得,過去幾年分拆紀錄已說明一切,可惜這些分拆出來的公司,十居其九都令人失望,似乎要在業務上交出實際成績,才令人夠膽對他們的拓展存有盼望。
作為投資者,反而應將中國概念的寄望,放在中小型公司,德永佳(321)及吉之島(984)是成功案例,公司規模不大,一旦重估回報便以倍數計,所以筆者堅持長線持有六福(590)。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