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G教導女兒爭取:「不要灰心,只要你努力,一定得。」
人獲鼓勵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其實鼓勵說話也會隨着年齡需要調整內容。
十來歲少女時代學結他,彈到一首JoniMitchell的民歌作品BothSidesNow,凡事都要看兩面,歌詞有句Something'slostandsomething'sgained,相反地有一得亦有一失。
是真理的令人不再執着,其實亦為一種鼓勵。
二十來歲時看「麥兜」故事,麥太望子成龍,但麥兜成年後想告訴母親,有些事情「唔得就係唔得」。如果可以令人省時間,不浪費餘生,甚至重新評估生命,這未嘗沒鼓勵性。
三十來歲試過林林總總的高高低低,才明白上輩子學爭取,下輩子要學不執着,否則好辛苦。有時會對同輩朋友說:「得又如何?失又如何?」然後人就懂得順其自然、隨緣、Letthesituationdecideforitself……
人在不同階段會說不同的鼓勵說話;正如人在不同階段要聽不同的鼓勵說話才舒服。
鼓勵,內容並不重要,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