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企業盈利警告及中東局勢緊張影響,全球股市仍難擺脫短期劣勢,港股難逃繼續調整的命運。在期指結算前,相信港股沒有特別起色,即使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會有減息行動,相信只會令大市出現技術性反彈。現時眾藍籌股中,以地產股表現最為遜色,原因是地產發展商割價及標準普爾繼續維持對地產股的負面評級。我已多次提及有關地產股走勢的意見,事實上,地產股要重拾升軌頗為困難,但我相信短期有機會出現技術性反彈。
在過去一個月內,新地(016)及恒地(012)股價調整了約3成左右,在這短短1個月內,樓價跌幅未至於30%,所以反映出現時地產股的下跌,是投資者的恐慌及大戶趁地產股弱勢乘時造淡所致。根據標準普爾指出,若地產商的財務比率未有改善,仍會維持「負面」評級,因此,我們不能排除地產股的評級有機會被進一步調低的可能。
坦白說,標準普爾對地產股的評級已經不重要,因為普遍市場已承認地產股所面對的困難,但從標準普爾所帶出的訊息中,我們可見樓價已不是地產股的致命因素,反而是現時地產發展商能否有現金回籠,才是關鍵所在。
大家不妨細想,上月初珀麗灣公開發售前,普遍地產商都認為不會出現減價戰,但事實上,地產商割價促銷卻無日無之,這點證明了現時地產商「要錢唔要貨」,希望盡快套現之心顯而易見。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下,樓價向上基本上是非常困難,所以若果地產發展商能夠以「現金回籠」(即較穩健的財務狀況)去取悅投資者,相信技術性反彈的機會很大,由於新地及長實(001)的調整幅度較深,若市場稍稍有利好消息,相信兩者會帶頭反彈。
現時,不少人看地產股的走勢時會與本地經濟掛鈎,他們認為只要香港經濟復甦便會帶動對樓房需求,屆時樓價可以掉頭回升。理論上,這個觀點當然有其道理,但是,我們不妨設身處地想想,為何地產商要割價售樓,又或者提供大量優惠去吸引置業者「上車」?目的就是希望盡早散貨,這正反映出他們對後市仍然有所保留。有時候不得不佩服某些商家的眼光及智慧,好像當日長實推出盈翠半島時,突然以較市價低約2成的價錢出售,可見當日長實率先進行「止賺」行動,之後樓價一直下滑。由此可見,今日一眾地產商紛紛「要錢唔要貨」,日後樓價走勢會如何?聰明的你應該也估計到吧!正因如此,地產股仍會是「有反彈,冇升幅」。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