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達二十七年、牧領全港二十三萬天主教徒的胡振中樞機,因患骨髓癌多時搶救無效,於昨晨六時在瑪麗醫院蒙主寵召,享年七十七歲。其主教職務隨即由有「反叛主教」稱號的助理主教陳日君接任;有學者認為,以陳日君的敢言作風,教區與特區政府勢呈緊張關係,若未來的政策涉及弱勢社群的公義問題,會進一步激化雙方的矛盾。 記者:簡慧茵
胡振中自今年六月起,多番進出醫院。據主診醫生香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憲孫昨日透露,約於六年前已診斷出胡樞機患上骨髓癌,一直以溫和的化療法控制病情,但近期病情惡化,癌細胞擴散至胸腔及出現肺積水,昨日終不治。
陳日君早於六年前已獲羅馬教廷委任為胡振中的繼任人。昨晨六時許,陳日君及一眾神職人員匆忙趕至胡振中入住的瑪麗醫院,至九時許,天主教香港教區秘書長李亮正式公布胡樞機的死訊。胡振中是於早上六時停止呼吸,至七時零五分院方停止所有維生儀器的運作。
繼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的陳日君,以敢言見稱,特別在香港回歸後,多番公開嚴厲批評特區政府的政策及處事方法,尤其在無證兒童的入學問題上,公開與政府對着幹,主張公民抗命,使他有「反叛主教」的稱號。陳日君昨在瑪麗醫院離去時表示,日後會續協助弱勢社群,為他們挺身而出。
嶺南大學政治學及社會學學系副教授李彭廣指出,自九七年香港回歸後,由於中國與梵蒂岡的關係緊張,加上作為教區高層的陳日君,經常批評特區政府,本港天主教與特區政府的關係已非常緊張。陳日君接任後,若港府的政策涉及弱勢社群,相信他仍會挺身而出。屆時兩者的關係或會更趨矛盾,激發衝突。
不過,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江丕盛博士認為,政教關係短期內不會出現轉變,他建議港府應接受不同團體對政策提出的意見,又相信中國和梵蒂岡將來必會建交,政教關係屆時才會出現較大轉變。
對於陳日君成為新任主教後,會否傾向與政府對抗,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表示並不擔心:「佢不過係香港一部份宗教領袖,並非全港領袖。」吳康民承認香港天主教徒為數眾多,但他認為並非所有天主教徒都認同陳日君的言論。
特首董建華昨日親自致電新任主教陳日君,特首辦發言人表示,董特首在電話中,對胡振中樞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又表示歡迎陳日君繼任香港教區主教一職,今後將會與他保持聯絡,加強溝通,以團結香港社會,共同為本港健康發展努力。
協助爭取居港權人士的甘浩望神父及爭居權代表傅嘉慧昨表示,希望陳日君任主教後,會繼續支持他們爭取居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