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力謀求和平」這句列根總統甫上任便發出的名言,隱約重現於現今美國新外交政策上。
布殊總統上周搶先在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應否向伊拉克動武之前,向國會呈交一份《國家安全策略》文件,內容主要圍繞着美國「力量與價值觀」(powerandvalue)的重要性。意指目前美國無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仍未受到威脅之前,必須重新考慮鞏固,並應採取更積極態度於國家安全策略上。換言之美國可以在未得到聯合國或盟友的認同下,單方面向她認為足以威脅或損害國家安全之流氓或邪惡國家先發制人,將其打垮。
布殊政府突然發放如此強硬的國家安全策略文件,誘因當然來自「911」慘劇後,美國已不可能對有能力破壞本土安全之「隱形」恐怖分子坐視不理。任何被懷疑(製造大殺傷武器)足以威脅美國國民安全,甚或打擊國際自由秩序之邪惡國家,都應先除之而後快。不然全球將永無寧日,經濟在誠惶誠恐的環境下,如何能持續發展起來。
事實上,這份文件並非在倉卒中草擬。早於2000年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CondoleezzaRice)女士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時也曾發表過一份內容類似的文章。賴斯女士日前接受倫敦《金融時報》訪問時說,當時寫這篇文章純粹是學術(academic)上需要,但隨即不諱言地指現在時間及形勢已有改變,美國不可能再費時與那些所謂「強國」進行妥協,或讓邪惡國家「買時間」,因為美國已進入一個根本無法預測「敵人」行為的年代(era)。意指若不先下手為強,將來必難安枕。
「形勢比人強」,美國將立場清晰定位,無論「強國」要聽令,「邪國」更憂心忡忡,看來人們必須對未來國際形勢,包括經濟發展加以重新評估。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