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共十六大的人事安排,陸陸續續有各種各樣的傳聞。最新的消息是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在訪問北京之後,對媒體說:「無論江澤民將來擔任甚麼官方職務,他一定會保留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位子,這是毫無疑問的。」此外,則是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中,把對江澤民的「造神運動」推到最高潮,竟將江的「三個代表」說,比作新的《共產黨宣言》,說這個新的《共產黨宣言》,「將引領着全黨和全國人民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產黨宣言》,其要義是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說,其引伸的意義是發展資本主義,邀請資本家(私營企業主)入黨,另外則是使大量工人下崗失業,因此其要義是讓資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的掘墓人。新《共產黨宣言》是對舊《共產黨宣言》大唱反調的。
「造神運動」的報道又說,「歷史已經證明,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誌,社會主義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從一個弱小的『幽靈』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跨越。」但報道沒有說的是:到二十世紀末,這個「偉大跨越」卻以在全世界的失敗、沒落而告終。若非沒落,又何以會出現一個反其道而行的「三個代表」說呢?
「三個代表」說,其實談不上是甚麼理論,更談不上是甚麼學說。它的要義,不外是說執政共產黨不再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啦,它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其實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執政黨都這麼說的。中共把「三個代表」說捧得那麼高,無非是如李光耀所說,要讓江澤民在十六大之後,繼續「保留一個具有影響力的位子」吧了。費這麼大的勁去捧,不惜歪曲《共產黨宣言》在二十世紀的最後運命,上上下下擾攘這麼久,說到底就是為了最高權力轉移還是不轉移的問題。因此,「三個代表」說並不是理論,而是代表權力。
偉大的哲學家卡爾.波柏(KarlPopper)認為,民主並不是「由人民統治」或「多數之治」,「民主所指的乃是憲法提供一種機制,讓全民得以經由定期的選舉,而不必經由流血革命來替換掌權者。」
換句話說,不民主的專權政治,要替換掌權者幾乎是一定要流血的。
毛澤東晚年為了保住最高權力,免被轉移,發動了文化大革命,最後發生「四五天安門運動」的流血事件;鄧小平晚年也為了保住最高權力,免被轉移,刷掉了自己定的接班人胡耀邦、趙紫陽,而且也發生了「六四」流血事件。江澤民面臨最高權力轉移的壓力,看來也免不了會有小型的流血事件,比如朱小華案件:朱的妻子之死也算是流血事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