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電信股份分包銷團昨日開始向機構客戶推介,據了解,該公司167億股新H股的售價策略,異於以往中國移動(941)及中國聯通(762)招股,即招股價定在1元至2元水平,而不是走1美元(7.8港元)以上的大價股路線。雖然包銷團成員之一的德意志銀行分析報告指出,流動電話業務發展是中電信最大的「問號」,對其現金流動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包銷團消息稱,現時預測中電信如何為其流動電話業務融資言之過早,倘其可在股市集資,派息比率應可維持在20%。
包銷團成員稱,中電信無計劃引入業務策略股東,但會邀請本港地產商認購新股,惟暫未就此事與本港大財團接觸。他認同中電信在港美上市後,可能仿效中移動及聯通在內地融資,並會向大股東中國電信集團收購如海南、福建及四川等增長較快的省市業務,但現階段無具體計劃和時間表。
現時全球股市投資氣氛惡劣,電訊股負面消息不斷傳出,但上市工作既然已籌備完成,中電信希望借上市改變經營及管理機制,故不擬推遲。
至於今年入帳的61億元人民幣初裝費及接駁費收入,在計算中電信招股市盈率範圍時是否包括其中,將會令其估值出現很大差異。扣除此筆收入後的初步市盈率,下限範圍只與中移動現價相若,但包銷團成員指該範圍仍有待試探市場反應後落實,即使中電信今後再沒有來自初裝費的收入,但對其業務並無影響,今後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寬頻業務,估計今年其寬頻客戶可增兩倍,本地固網客戶也會增一倍。
德意志銀行報告預期,2004年前,中電信盈利能力將因投資屆高峯期而受限制,同時會被其他新加入者攤薄市場佔有率,不計上述初裝費因素,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盈利(EBIDTA)平均年增長只得10%。
另外,該行相信只要中移動加上中電信的市值,摩根士丹利指數的85%行業覆蓋目標立即可以達到,故中國電信可望在上市當日獲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布納入成為旗下指數成份股,並在上市10日後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