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已經成為豆漿水準的代號。
最早最早的「永和」,據說是1955年兩名中緬邊境苦戰多年的國民黨孤軍,輾轉到台灣落腳,為了餬口,在永和擺攤賣豆漿燒餅油條。這個名字沒有專利吧?到處可見。
中國大陸全國亦有喚「永和大王」的連鎖餐廳。賣的台式小吃、豆漿(鹹、甜、加蛋)、油條、粢飯、牛肉麵、糭王、福州魚丸湯、餛飩、香酥雞塊……要說特別又不見得,但它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兼外送服務的。
酷寒的冬日,隨時來碗熱騰騰的豆漿、蟹粉小籠包、葱花蛋餅、牛肉粉絲湯,感覺真好。夏天三四十度,可以躲進去喝冰豆漿和現榨鮮黃瓜蘋果汁。
若下榻王府井一帶,買了一大袋書,走着走着,多累,得歇歇腳,又補充體力。有回趕一份稿,通宵。到了凌晨六點,整個北京還沒醒過來。天濛濛亮,已有人上班,幸好「永和大王」永遠在。同日本「吉野家」的納豆牛鮭早餐或牛丼,方便得叫人感動。
香港的沙田馬場也有「永和」了。不知市區有無分店?有無二十四小時營業真正香濃美味的豆漿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