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不適因秋燥喉痹

咽喉不適因秋燥喉痹

夏去秋來、雨水減少、天氣乾燥,人們常會覺得口乾舌燥、咽喉疼痛、吞咽不利、聲音嘶啞、咳嗽氣促、容易患上咽炎、喉炎,古代中醫稱之為秋燥喉痹,其病因病理為外界燥氣過盛,侵入人體,邪襲肺衞(「肺衞」——可理解為現代解剖學上的呼吸道及皮膚肌肉),因而出現一系列呼吸系統津液損傷的症狀。

治療方法 燥者潤之
治療秋燥喉痹(秋季咽喉炎),必須遵循「燥者潤之」的治療原則,燥熱為患,最易消耗津液,故滋潤生津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方法,初起階段應用「辛涼甘潤湯」:北沙參五錢、冬桑葉三錢、天門冬三錢、淡豆豉三錢、山枝子三錢、青天葵五錢、雪梨乾五錢、清水三碗煎至一碗,本方能宣開肺氣,甘涼生津、清潤咽喉、開音止咳,若咽部紅腫、干痛明顯,可加牛子三錢、崗梅根四錢、板藍根四錢;咳嗽痰多應加川貝四錢、瓜蔞皮四錢、桔梗三錢;聲音嘶啞加大海欖四枚,病情較輕者,上述藥方連服3~5天便可痊愈,而病情稍重則服藥需較長時間或要請醫生診治,但身體虛寒或濕氣過盛,決苔厚膩、腸胃敏感者嚴禁服食。

本病好發於秋季、天氣不穩定,涼熱變化較大,平素應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魄,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多飲開水,充足睡眠,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忌食熱辣,油炸燒烤食物,可多食疏果,尤以雪梨、甘蔗、木瓜、紅蘿蔔、馬蹄等為佳,平日亦可沖服「參麥蜜糖茶」:西洋參三錢、去心麥冬二錢、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後過濾取汁,再加蜜糖適量代茶飲用,此茶有清熱生津、滋養潤喉、清降虛火之功。
備註:以上藥方僅供參考,患者必須按自己體質作適當加減調配,不宜濫用。

文:宗醫師(查詢:2836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