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新的「圈地狂潮」,地產商爭相在著名風景區圈地興建別墅,內地傳媒指摘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景區已淪為「富人的後花園」。專家呼籲當局採取緊急措施,制止官商勾結蠶食名山大川的行為。
北京傳媒早時以「數千別墅狂飆香山,打造京城第二富人區」為題,披露地產商在香山已建成和計劃興建的別墅項目有十多個,合共二千多幢別墅,屆時香山將不是北京人的後花園,而是富人的樂土。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韓秀琦感歎:「香山太可憐了,北京就這麼一塊淨土。身為規劃師,我堅決反對在香山周邊開發項目。」
實際上,受到蠶食的不只北京香山,山東泰山、嶗山、陝西華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廬山等著名風景區,都已成為地產商獵取的目標。一些依附甚至直接建在著名風景區範圍內的豪宅別墅,售價不菲而且銷路頗旺。
上海市郊的佘山被圈走一千多畝地,建造了一百五十多幢別墅,每幢最低售價為一千八百萬元人民幣(約一千七百萬港元),其中最大的一幢佔地二十畝,標價一億一千萬元人民幣(約一億港元);蘇州園林區新推出的兩座胡典園林式私家庭院,每座售價約二千三百萬港元;被稱為城市之肺的南京紫金山,一座新建的別墅花園,也侵佔了大片天然林。
北京大學景觀規劃設計中心副主任李迪華質疑:「景區土地是一種特殊的土地資源,一旦被破壞就很難再生,它怎能變成某些開發商謀取巨額利潤的工具呢?」
也有市民投書報章,指摘地方官員為了顯示個人招商引資的政績,批准地產商蠶食風景名勝區,出賣了「大自然和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謝凝高教授指出,風景名勝區作為一種整體性的景觀,應該屬於全人類所有,而不應被少數公司或個人侵佔。
謝凝高說:「如果再不注重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整體性,任由這種(圈地)現象發展下去,我們將愧對歷史,愧對後人。」
新華網/北京《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