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修六年 野生動物棲息<br>南丫礦場重現生機

復修六年 野生動物棲息
南丫礦場重現生機

昔日沙塵滾滾的南丫石礦場,經過加入生態元素的復修工程後,已漸漸變為一片青葱翠綠的土地,不少野生動物,例如青竹蛇、白鷺、鷺鷥及中華白海豚等開始回到該處棲息,充滿大自然生趣。

繼續培植植物
南丫石礦場位於南丫島博棟灣,於一九七八年開始運作,經過近二十年的開採時間後,原有自然生態環境及樹木受到大肆破壞,令該地只餘下六十六米高極陡峭險峻的石礦岩層。土力工程署委託瑞安集團旗下的南丫石業,於九五年正式開始復修工程,去年十二月完工,並將繼續進行為期一年的植物培植,今年底才正式完成合約,交回政府。
瑞安石業發言人表示,南丫石礦場的復修範圍相當大,包括平整面積達四十九公頃的山坡及鞏固陡峭懸崖,由於是首個加入生態元素的復修工程,可說是史無前例。
她續稱,石礦場內建造了三個人工小山丘、人工湖及將場內劃分不同的綠化區域等,種植了不同類別的植物,更在懸崖上建造了八個人造鷹巢。由於環境得到很大改善,現時石礦場已變得青葱一片,成為了怡人的自然環境,不少動物,例如青竹蛇、白鷺、鷺鷥及中華白海豚等開始返回該地棲息。不過,市民仍不能進入修復的礦場觀賞,該礦場用途,會由政府決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