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傳主攻硬件外判減風險

文傳主攻硬件外判減風險

【本報訊】銳意轉型為科技公司的文化傳信(343)主席張偉東(圖)說,文傳整個中文資訊科技業務已完成投資期,現需要做的是降低風險,將產品推出市場。他透露,中文處理器的生產及銷售,將外判予台灣上市公司正崴精密工業,並獲對方保證3年內銷售一定數量的處理器。
張偉東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文傳的主力已由軟件轉為硬件。過往發展中文2000作業系統軟件,日後則全力推出以中文處理器為核心的硬件產品。中文2000過往因硬件商的利益關係,缺乏硬件配合,故文傳投資開發硬件。
他又稱,集團的技術研發已告一段落,連第二代的中央處理器──3210處理器也開發完成,月內將到日本測試。據文傳2002年年報披露,文傳在中文資訊基建的開發費用達1.079億元。張偉東說,集團的研發隊伍將改組,由過往以技術研發為主轉為產品研發,即以開發市場為主導。
以文傳1610處理器為核心技術的人教電子教科書,本月在西安、深圳及南京等10省市的30至50家「試點」中學推出。張偉東說,現階段不會大規模推廣,因本年度學期已開始,所以今年以試點形式推廣,明年5月的訂貨期才全力出擊。人教電子書由文傳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合營企業人教文傳推出。

獨家產銷權交正崴
張偉東說,電子書屬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文傳的策略是以研發處理器為主力,其餘盡量外判,連生產及銷售也不例外,以免承擔過高的風險。以1610處理器為例,文傳將該處理器的獨家生產及經營權,授予正崴精密工業。雙方有3年期的保證銷售協議,文傳的收入主要來自攤分正崴的銷售額,但他拒絕透露具體保證銷售數字。雖然這方法須與正崴分攤利潤,但毋須承擔任何生產及銷售的風險。
正崴與人教文傳已達成協議,生產電子書,同樣將生產外判。另外,台灣倫飛電腦也獲電子書的生產協議。張偉東透露,電子書生產工序已移回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