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年多,環球股市仍未見起色,加上息口低企,高息產品如保本基金和債券,深受投資者歡迎。此外,今年才在本地面世的零售存款證,亦是市場的新寵兒,各間銀行爭相推出。但投資者須留意,存款證的「品種」不只一款,而且年期和息率有別,認購前宜細心比較。
數月前,渣打及滙豐銀行率先推出零售存款證,之後差不多每間銀行也發行零售存款證。事實上,存款證相當穩健,是不錯的投資工具,但由於仍屬新興事物,大部份本地散戶還未摸透她的「玩法」。
簡單而言,存款證與定期存款的性質相若,只要投資者拿出來的資金,願意被「鎖死」一段日子,最後便能獲取高息。分別在於,存款證的年期較長,最低投資金額也較大(一般5萬元至10萬元),但年息則較定存高。
零售存款證出現至今,多間銀行(例如大新、東亞及廖創興銀行)推出的存款證,多屬「可贖回」性質。所謂可贖回存款證,是指發行銀行有權在到期日前,提早贖回。但銀行一般先與客戶協定,發行存款證後2至3年,才能行使贖回權。
而在贖回權期間,存款證的年息一般較高,以彌補投資者或需再為資金尋求出路的煩惱。舉例說,大新銀行推出的可贖回存款證,首3年只得3.7厘,但其後2年調升至4厘。
至於渣打推出的存款證更特別,分別設有美元及港元類別。不過,最具特色之處是,存款證的票面年息率並非全期固定,在較後期將會浮動。
渣打銀行債券市場部主管姚志鵬表示:「港元和美元存款證首2年的年息率,同是3.25厘,其後3年,港元存款證以6個月銀行同業拆息加0.5厘計算;而美元存款證則為6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加0.5厘,兩者的上限同為4厘至4.5厘。」
換言之,在指定期間,這類存款證的年息將按市場息率改變。姚志鵬指出,若然未來市場息率向上,存款證價格可能下調,而浮息存款證的優點在於,波幅較定息存款證低,即是說,價格受息率影響的程度較小。
當然,存款證的票面息率愈高,吸引力愈大,但投資者宜同時比較投資年期,因為年期愈長,資金被鎖定的時間愈久,若然往後市況好轉,便將失去其他投資良機。
記者:袁國守